61 閃擊波蘭(上)_區區小權想讓我告白_线上阅读小说网 

61 閃擊波蘭(上)(2 / 2)

燈光昏暗,舞台上隻有鋼琴上方一束冷白光色的光線,台下的眾人在底下靜靜地聽著選手的演奏,台下的評委門則仔細地翻閱著選手帶來的樂譜。

可惜現在場上這位選手似乎很有些緊張,光是李藝率在音樂廳兩側通道聽到的錯音就有好幾處,踏板也用得有些渾濁,連帶著整體情緒都顯得局促不安。

她皺著眉,看著台上的姑娘因為錯音而慌亂的手指,心裡惋惜。

像這樣的大型賽事,比賽中所給予的容錯並不多,台上一點微小的失誤都要用成績去買單。

這位姑娘終於倉促地結束演奏佝僂著脊背走下舞台,臉上滿是疲憊與失落,幾乎差點控製不住情緒在台上哭出來,此時台下的評委們也挑挑眉交換了個眼神,輕輕搖頭。

“彈得很一般啊。每天的前幾位選手都彈得一般,是因為出場順序太靠前導致得太過緊張了。”

“確實發揮糟糕,直接淘汰吧。”

“下一位選手是?”

評委們還沒來得及看下一位選手的資料,工作人員開始了報幕——“下一位,編號039,李藝率,韓國。”

評委幾人紛紛露出一個意外的神色。

竟然是她……

雖說是評委,但像李藝率這種走賽事申請途徑,沒有參加視頻篩選流程的選手,他們事先也不知道她會來參賽這件事的,因此才會在李藝率的名字出現的那一刻不約而同感到驚訝。

說實在的,處於同一個行業,他們自然聽說過她的名字,也從無數的樂評、她最早成名的範賽和日內瓦公開賽的賽事現場錄音,甚至是海因茲生前錄製的影像中見過這張年輕的麵孔。

像他們這樣預選賽的評委多是前幾屆肖賽的前六名選手。

彆的不說,起碼按照李藝率六歲就上紀錄片十四歲獲得國際賽事最年輕金獎記錄的年少成名經曆來算……她幾乎能稱得上是在座某些評委在行業內的前輩——雖說並不是哪個地方都像南韓那樣搞論資排輩那一套就是了。

大約是想到了半年多以前的那場輿論罵戰,眾評委在台下暗自感歎這位的心氣是真的很高啊……不過能有機會在現場聽一聽這位出了名不愛商演的演奏家的演奏現場,倒也是個難得的機會。

預選賽也有許多樂評人,資深樂迷買票觀賽,聽到她名字的那一刻人群克製地響起了細微的騷動——畢竟大多演奏家的事業開端往往始於一場國際賽事,很少會有像李藝率這樣的重複參與賽事刷獎的。

不過細微的討論在她上台時便戛然而止了。

李藝率步履沉穩地走向那架被燈光籠罩的鋼琴。

她先向評委席方向微微鞠躬,再轉向觀眾席致意,動作從容不迫。隨後,她在施坦威前坐下,調整呼吸,雙手輕置於琴鍵之上。

預選賽的要求是演奏約30分鐘的自選肖邦作品,李藝率的選曲其實算得上大膽,橫跨了肖邦創作的不同時期與體裁,非常考驗綜合素養。

開篇以前奏曲《雨滴》為引子,重複的音符在靜謐中緩緩鋪展,從指尖流淌而出,宛如細雨營造出深邃的意境。

早在幾年前,李藝率就有特意訓練過自己的觸鍵方式,因此此時她的手指並非直接抬起,而是以平行與鍵盤貼麵的方式滑動離鍵,以近乎苛刻的控製力最大限度減少指尖與琴鍵分離時產生的雜音,使每一個音符的起落都如雨滴墜入靜湖那樣清晰克製。

手指觸鍵的流動順著下墜的力道推到胳膊上,又遵循手臂的弧線自然回落,帶動音符微妙起伏舒展,仿佛呼吸般連貫。

這音色實在是太美了。

台下評委們幾乎屏住呼吸,驚喜地聽著這樣純淨到仿佛纖塵不染的音色,陷入了近乎陶醉的靜謐。

從朦朧憂鬱的雨滴,到驟然湧起的冬風練習曲,旋律陡然撕裂靜謐。每一個音符都如同精心打磨過的鑽石那樣顆粒清晰,光澤冷冽。

更令人歎服的是,不管是引人冥思的樂句,還是炫目的技巧展示,層層遞進的音色都保持著絕對的精準,戲劇張力十足。甚至在踏板的使用上也精煉至極,不斷維係著和聲的綿延與氛圍的營造。

無愧於雙料王的盛名啊……

台下有評委輕輕地吸了一口氣,為這樣驚人的控製力和舉重若輕的技巧歎服。

他權衡一番,給出了23分。

比賽采取的是25分製。

正常選手能拿到20分便已經算得上很優秀,隻有極少數從一開始有衝擊冠軍資質的人才能夠拿到23、24分左右的成績。

唯一讓這位評委感到遺憾的是,李藝率對肖邦的詮釋演繹略顯冷峻,顆粒太清晰,太過克製,說白了就是欠缺那點肖邦的“浪漫”味。

實際上想要完整演繹作家的風格,其中的度十分難以把握。

就以肖賽為例,這場比賽中所演奏的呈現,終究還是肖邦的作品,必須要讓自己的詮釋更加貼近肖邦,才能獲得足夠高的成績。

李藝率在十幾年德奧派作品的訓練下,對於音色控製與結構把握上都展現出近乎完美的美感。但也正是因為這種過於完整嚴肅的美,使她在演繹肖邦時顯得理性有餘而感性不足,缺少即興式的詩意流淌,“浪漫”得不夠純粹,因此聽上去總有些奇怪。

“真美……但是美得真叫人遺憾啊……”

“是啊,不過這也是長期專注於一種流派的弊端了……”

儘管如此感歎,但評委們仍然對她的演奏給出了極高的評價,隻是悄悄在心底惋惜著這樣完美的音色偏偏缺少了肖邦獨有的靈氣,直到——

一串極具莊重色彩的七度音程響起,如鐘聲蕩開,徹底撕裂了先前的冷鬱和沉思!

預選賽的壓軸,李藝率選擇了這首結構宏大,情感深邃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

從神秘帶有預示性的引子開始,她便抓住了樂曲的敘事脈絡。直到樂章進入中段,指尖下的音符隨著跑動驟然燃燒起來,情緒急轉直下,進入激烈衝突的快板,壓抑的悲愴與豪邁的敘事在黑白鍵間奔湧碰撞。

這部作品的靈感來源被普遍認為是源於波蘭史詩劇《康拉德·瓦連羅德》,一個充滿矛盾與悲情、陰謀與犧牲的英雄主義故事。

這是肖邦首次將“敘事曲”這一文學體裁應用於音樂創作,在純器樂中講述了完整深刻的戲劇性故事。不僅是肖邦本人創作生涯的裡程碑,也是整個浪漫主義鋼琴文獻的巔峰之作。

整部作品叫李藝率如今演繹起來,簡直像是情感宣泄一樣化作了兩個字——複仇。

因此她不再克製,任音浪如潮水般傾瀉。每一個和弦都像是命運的叩擊,層層推進,原本清晰冷峻的顆粒感被熾熱的情緒熔化,化作洶湧的洪流。

狂風暴雨般的琶音、鏗鏘如金石交鳴的大跳、驚濤駭浪般的八度和弦、強大的音量對比……在疾速下行的十六分音符中,她的手腕幾乎顫抖,帶出近乎痙攣般的張力,描繪出一場驚心動魄的鬥爭!

進行到展開部全曲戲劇衝突的最高潮,音樂變得極其不穩定,撕裂、變形、衝突……她幾乎像是在起舞一樣——

為偉大的作品,為完美的樂章,為波蘭民族的悲劇史詩,為人類共通的英雄情懷;為自己,為記憶裡那個古板的老頭……從最弱到最強,從沉思到溫暖,從暴烈至絕望,無數種音色層次鮮明,將將命運的掙紮、內心的風暴與悲劇性的對抗表現得淋漓儘致。

直到樂曲結尾沉重的和弦被她處理得緩慢而決絕,帶著一種像是耗儘所有力量的虛無感,在無儘的悲愴與寂靜中緩緩消逝。

觀眾席陷入死寂,仿佛時間被抽離,餘音還在空氣中震顫。過了許久以後,才有觀眾發出急促呼吸的響聲,緊接著,就是如驚雷爆發的掌聲,席卷了這個並不算大的音樂廳。

真是太幸運能聽到這樣的演奏了!

看著李藝率緩緩收回手起身鞠躬,儘管麵上仍是沒什麼多餘的表情,但偏偏台下的樂評人和資深樂迷們都莫名從中看出了點“冠軍相”,對於這樣驚豔的演繹發自內心認可與讚歎,他們紛紛交換著驚歎的眼神。

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在舞台通道邊緣,台下評審們這才回過神,小聲地交流起來——

“你給多少分?”

“24分,你呢?23分好像有點低了吧,她至少值24分。”

“你說得對,我改一下。”

隨即,那位評委在數字上頭添了一筆,搖著頭感歎到,“說不定空缺十五年的金獎要在今年被她摘走了。”

雖說他並不是決賽的評委,但在這一刻,偏偏也生出了見證者的與有榮焉。

身邊的一位男士也跟著點頭,甚至頗有些苦澀地道:

“真是叫人嫉妒的天賦啊……”

*

演奏結束以後李藝率輕輕捏著疼痛的手指和小臂肌肉,迎著選手們意味不明的目光走出了會場。

感冒未愈,此時腦子還有些昏昏沉沉的,因此她沒打算繼續留在會場聽其他人的演奏,走出音樂廳準備等貝利小姐來接她回酒店睡覺。

眼睛正盯著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準備撥通電話時,身後傳來了一個聲音——

“Hallo!藝率!”

並不是類似於“yesulu”這樣拗口的洋人發音,而是字正腔圓地喊著她的名字。

李藝率回過頭去,一名身材高大,五官深邃英俊帶著鮮明日耳曼特征的男子正朝她走來,灰藍色的眼眸中閃爍著有些興奮的光彩,一開口就是親切的德語:

“能在這裡碰見你真是一件幸運的事!我剛剛聽了你的演奏,真的非常讓人震撼……對了,我忘記自我介紹了,我叫戴維,是02年和你同屆參加日內瓦公開賽的提琴組選手。”

*

10年對於權至龍來說是個忙碌的一年,或者說,從出道至今好像沒有哪一年不是忙碌的。

這一年組合正式進軍日本市場,因此在上半年除了他個人的巡演以外,團隊積極在日本線下鋪開路演活動,日語專的錄製也被提上日程。

好不容易等李藝率放暑假,偏偏又趕上她要參加比賽,因此兩人隔了大半年多都沒能見上一麵——說實話,從權至龍的心情出發,肯定是對此感到傷心和失落的。

雖說他並不是那種會要求另一半為他犧牲事業的類型(當然他也沒信心能叫李藝率這麼做),可從心底來說,他還是更希望愛人的注意力能夠多放一些在自己身上。

……再多關注我一點,多在乎我一點,多愛我一點吧。

貪婪的念頭時刻在兩人越洋通話的時候興起,繼而又被他的理智強行壓下。

也正因此,他這段時間的情緒又開始在開心和陰鬱之間反複橫跳,加上和隊內大哥的錄音不算很順利,這讓他本就緊繃的神經愈發焦躁起來。

他和大哥的關係還算不錯,畢竟當時梁錫碩提出以愛豆組合出道的企劃時,本著與其找莫名其妙的人組成團隊,不如找個自己的熟人——因此他把大哥拉來了YG。

雖然他們最後的確如預期那樣順利出道,但不得不說,這哥的承受能力和神經都太脆弱了!

出道早期時不時因為壓力崩潰大哭,光是極端的事件就鬨過兩次……礙於前後輩傳統的壓力,他們這些年紀小的說不了什麼重話。因此對待這位,權至龍不說如嬰兒一般嗬護,也算得上是把他當成孩子哄了。

得益於高中時期哄過更難纏的家夥,他還算是遊刃有餘的那一個,且早期住宿時的家務也由四個人分包承擔,倒也沒給他帶來太大的負擔……前提是他彆在工作的事件讓情緒失控得太頻繁。

是的,在今年中旬的時候梁錫碩提出了二人組成小分隊出道的企劃,首當其衝麵臨的考驗就是如何能在高壓的創作錄製環境中,讓這位頂級巨嬰不至於頻繁情緒崩潰。

對此李藝率也曾經發出過銳評:“你又不是他的父母,總不至於這樣遷就他吧。”

權至龍隻是失笑著道:“誰叫我是隊長嘛,況且錫碩哥也說了,能者多勞。”

聞言李藝率隻是輕哧:“隊長就得付出更多是吧?倒不如說能者多勞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就因為一個人才華特彆突出,工作完成得特彆厲害就能肆意被剝削了嗎?”

權至龍:“……倒也沒到剝削這麼誇張的地步吧。”

“這不是差不多了嘛,這種勢頭發展下去應該很快了吧,”

她這樣說著,又頓了頓悠悠感歎道:“按照這樣的邏輯,一個人的能力一定是和他的財富成正比的吧。但是你有沒有仔細想過,很多有錢的社長都是吩咐手底下的人乾活,自己明明蠢得像豬頭一樣卻還是可以躺著數錢。他們明明不是能者,為什麼能賺這麼多錢?”

似乎是為了更直觀地舉例,她甚至拿自己打起了比方:“就像我,成天也沒做些正事,不照樣比大多數人有錢嗎?”

“由此可見,能者多勞這個詞本身就是邪惡的資本家們為了剝削他人而編造的謊言,用來合理化不平等分配的借口而已嘛。”

權至龍沉默片刻,還是為她的決心感到驚歎:“你這家夥沒必要犧牲到這個份上吧!”

這並不是李藝率和權至龍第一次的意見分歧,雖然兩人持有不同觀點,但李藝率照例沒勸什麼彆再繼續這樣下去了,要多為自己考慮這種安慰,隻是一如既往地說著支持他的決定,甚至頗有些感慨地同情了他自願被過度消耗的奉獻精神。

明明和以前一樣,可偏偏這一次叫權至龍感到了些難言的微妙來。

你明明知道我下了多大的決心,也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心血……為什麼可以把話說得這樣輕飄飄?

你該安慰我,要鼓勵我,要在嘴上說著愛我,支持我才對呀……

不,仔細一想似乎也有些不對。

李藝率的確是在明明與他意見相左的情況下仍然支持他的決定,她向來很尊重自己的選擇,從沒交往以前就是這樣。

那他想要她說些什麼呢?

他想要從她身上得到些什麼呢?

這個瞬間讓權至龍自己都感到了困惑。

懷著微妙的迷惘以及這兩天以錄製工作進行不順利為借口、有些故態萌發的逃避感,他終於趕在進度以前完成了專輯的錄製。

說真的,接下來的兩個月就是密集的打歌宣傳期,其實他應該趁十一月前的單元組合正式活動期之前好好休息的。可不知道為什麼,這兩天他經常能抓到些微妙的預感,始終靜不下心來。

因此頂著經紀人一言難儘的視線,買好了最近的航班,給李藝率匆匆發過信息以後,把整個身體往沙發上一摔,等著助理幫他收拾行李——

大概明天就可以見到她了吧,他半闔上眼,這樣想到。

八個多月沒見,他實在是太想她了。


最新小说: 我在清代當知縣 大明掘墓人 那些年對我窮追不舍的女人 四合院:傻柱快求求你哥,彆打了 穿書全網黑?炮灰把娛樂圈掀了 旱災荒年:娘子送我雙胞胎姐妹! 薄荷糖的夏天 南天門前傳之地軸危機 霍格沃茨:中國式教授 黑夜裡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