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眉頭皺得更深了。
郭英是善戰,可他太穩,太謹慎,讓他守城尚可,讓他主動出擊,去迎戰朱栢那種瘋子的虎狼之師,他沒有那種一往無前的氣魄。
不夠,都不夠。
朕需要一個像藍玉那樣的瘋子,一個像傅友德那樣的猛士!
一個能讓朱栢那個逆子聽到名字就兩腿發軟的帥才!
朱元璋的胸膛劇烈起伏,渾濁的眼中再次燃起瘋狂的火苗。
他死死盯著那群武官,試圖從那些平庸的身影中,挖掘出一毫的將才鋒芒。
他的目光,最終落在一個身穿華服,身形高大,麵如冠玉的年輕人身上。
那年輕人站在武官隊列的前排,鶴立雞群。
他感受到皇帝的注視,身子不易察覺地抖了一下,頭垂得更低了,但那挺直的腰板,卻暴露了他內心的幾分自得與驕傲。
李景隆。
曹國公,李文忠的兒子。
朱元璋的嘴唇哆嗦了一下。
李文忠……
那個他視如己出,倚為長城的親外甥。
如果文忠還在,何至於此!
文忠用兵,沉穩中不失奇詭,大局觀冠絕當世,有他在,十個朱栢也翻不起浪來!
可文忠死了,隻留下這麼一個繡花枕頭。
朱元璋對李景隆的印象,就是一個整日隻知呼朋引伴,鬥雞走狗,附庸風雅的紈絝子弟。
空有一副好皮囊,肚子裡全是草包。
靠著他老子的功勞,襲了爵位,在京城裡混得風生水起,人人都叫他“小曹國公”,可誰都知道,他比他爹差了十萬八千裡。
用他?
朱元璋的心裡湧起一陣劇烈的惡心和鄙夷。
讓這麼一個廢物去統領大軍,去和那個已經展露獠牙的逆子作戰?
這不是把幾十萬大軍往火坑裡推嗎?
可是……
不用他,朕還能用誰?
朱元璋的目光再次掃過全場。
沒有了。
真的沒有了。
那些能征善戰的,那些百戰餘生的,墳頭的草都幾尺高了。
剩下的這些,不是老邁昏聵,就是庸碌無能。
李景隆再不堪,他也是李文忠的兒子。
他的身上,流著李家的血。
他是勳貴之首,在軍中,那些宿將老兵,多少會看在他父親的麵子上,聽他號令。
這已經是朕手中,唯一一張看起來還算像樣的牌了。
何其可悲!
何其諷刺!
他朱元璋,驅逐韃虜,恢複中華,開創了這煌煌大明。
到頭來,麵對兒子的叛亂,竟然要靠一個自己最看不起的紈絝子弟去救駕。
這天下,還有比這更滑稽的事情嗎?
深不見底的悲涼,淹沒了朱元璋最後的掙紮。
他認命了。
“李景隆。”
沙啞的聲音從龍椅上傳來,很輕,卻在死寂的奉天殿內炸響。
百官猛地抬起頭,驚愕地看向那個被點到名字的年輕人。
李景隆渾身一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僵硬地抬起頭,看到龍椅上那雙空洞而絕望的眼睛正盯著自己。
“臣……臣在。”
他咽了口唾沫,聲音有些發顫,但更多的,是一種按捺不住的狂喜。
機會!
天大的機會!
他李景隆,終於要出人頭地了!
他要向天下人證明,他不止是李文忠的兒子!
朱元璋看著他那張因為激動而微微漲紅的臉,眼中的鄙夷一閃而過,隨即被更深的疲憊所取代。
“朕……命你為征西大將軍,”
朱元璋的聲音從牙縫裡擠出來的,每一個字都帶著血鏽的味道,“總領京師兵馬,即刻發兵,給朕……去平了那逆子的叛亂。”
話音落下,滿朝嘩然。
所有人都傻了。
讓曹國公去?
那個隻會誇誇其談,連兵書都沒讀過幾本的李景隆?
皇上是瘋了嗎?!
一些老臣臉上露出了無法掩飾的驚駭和絕望,嘴唇翕動,似乎想要出言勸諫,但看到朱元璋那張死灰般的臉,又把話咽了回去。
勸什麼?
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
皇帝已經無人可用了。
這大明朝的武將,都被他自己殺光了。
李景隆強忍著內心的狂喜,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動作誇張地行了一個大禮,聲音因為激動而顯得格外洪亮:“臣,李景隆,領旨!!”
“臣必將湘王逆賊碎屍萬段,以報皇上天恩!!”
一連兩次冊封,先統兵,在封征西大將軍!
祖上榮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