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屆的武林大會即將召開,這是習武之人夢寐以求的盛事。以武會友,切磋技藝,刷新淩雲榜排名,名揚天下,更是各大門派展示實力的絕佳機會。
各路英豪摩拳擦掌,紛紛趕往魁州,準備一展身手。
蕭林風亦踏上前往魁州的征途,心中暗自期待與各路高手一較高下,驗證自己的武學修為。沿途風景如畫,他卻無心觀賞,心中唯有對武道的執著與對未來的憧憬。
在魁州城十裡外的村莊路口,蕭林風正在柳樹下歇息,忽然一匹馬朝他奔來,馬背上趴著一個受傷的青年,衣衫染血,氣息微弱。
青年從馬背上跌落,蕭林風見狀,急忙上前扶起,查看傷勢,發現其胸口被利器所傷,血流不止。蕭林風迅速為他點穴止血,喂了一顆丹藥。關切地問道:“兄台,發生了何事?”
青年艱難開口:“我是清瑤派弟子宋然,我和師父、師兄弟前往魁州參加武林大會,我們在村北路口遭到三屍怪暗算,師兄弟多有傷亡,師門蒙難。求兄台速去魁州城通報四海盟主褚大俠,務必請他出手相助,否則清瑤派將遭滅頂之災。”
青年說完,暈倒過去。蕭林風麵色凝重,迅速將他送到村裡一農戶家,然後徑直朝村北奔去。他知道,倘若自己進城搬救兵,已來不及救人。三屍怪凶猛異常,惡貫滿盈,他必須迅速前去阻止他們繼續作惡。
蕭林風心中焦急如焚,馬蹄如飛,耳畔風聲呼嘯。村北路口,血腥味撲鼻,殘肢斷臂散落一地,慘狀令人觸目驚心。隻見一群藍衣弟子正與三個身形詭異的人激戰,其中一人全身燃著火焰,沒錯,這是三屍怪中的火屍。
“住手!休得行凶!”蕭林風怒喝一聲,飛身下馬,拔劍衝入戰團,劍氣如虹,直取火屍。
三屍怪察覺威脅,怒吼著轉身,拋下受傷的清瑤門人,揮著兵器與利爪,三人同時朝蕭林風猛撲而來。蕭林風身形靈巧,避開攻擊,劍勢迅猛,直刺其要害。
火屍怒吼,火焰四濺,蕭林風不退反進,劍尖直逼其心臟。其餘兩屍見狀,嘶吼著揮舞兵器,戰局愈發激烈。蕭林風使出披雲劍法,劍光如閃電,瞬間將火屍擊退。
三屍見遇到強敵,紛紛退後,重新結陣,三屍以二托一,身體疊在一起。三屍合體,運氣發力,形成一股黑色的氣流,以更強大的威壓,朝蕭林風撲來。
“撥雲見日,倚空無塵!”蕭林風深吸一口氣,凝聚全身內力,劍指蒼穹,騰空而起。瞬間,劍光大盛,化作一道銀龍劍氣,直衝黑氣核心。
轟——
黑氣驟然被打散,三屍怪發出淒厲慘叫,紛紛滾落地麵,鮮血灑落一地。土屍趁機遁入地下,拉著另外二屍,迅速逃竄。
蕭林風上前,哪裡還見三屍蹤影,他撿起地麵留下的一塊墨玉牌,上麵刻著“火神”字樣,顯然這是火屍的信物。
蕭林風朝那些受傷的清瑤門人走去,協助他們就地療傷。
清瑤掌門魏遠征感激道:“多謝蕭大俠仗義相助,否則我清瑤派今日恐遭滅頂之災。”
蕭林風說道:“魏掌門不必客氣,江湖同道,理應互助。據我所知,三屍怪近年隱匿江湖,他們為何會出現在這裡?”
魏遠征沉吟道:“三屍怪意在搶奪門派幫主之位,據我所知,他們已經搶了虎嘯、陸沙兩個門派的掌門之位,種種惡行,恐怕是衝著武林大會而來。”
蕭林風一驚:“難道三屍想利用武林大會,擴大勢力,從而控製江湖各派?”
“三屍早有稱霸武林的野心,暗中積蓄勢力,一出來就連續作惡,實在可惡!”魏遠征重重地捶了地麵一拳。
“方才他們受傷逃走,恐怕短時間裡掀不起風浪。”
“蕭大俠劍法高超,今日戰勝三屍怪,實在讓人敬佩。但三屍怪狡猾多端,定會卷土重來。武林安危,係於一線,不容大意。”
蕭林風點頭讚同:“魏掌門所言極是,三屍怪雖暫退,但隱患未除。我會把此事稟告褚盟主,請他定奪,召集武林同道,共商對策。”
魏遠征說道:“我和門人皆受傷,這場武林大會恐怕不能按時參加,有勞蕭大俠先行一步,把此事稟明褚盟主,我安頓好門人就去四海盟。”
蕭林風突然想起報信的青年,說道:“魏掌門,您的弟子宋然還在村裡農戶家養傷,是他通知我前來解圍的。”
“宋然?”魏遠征納悶道,“我門中沒有叫宋然的弟子,是不是你聽錯了。”
蕭林風搖搖頭:“不會錯,他說自己叫宋然,是清瑤弟子。”
“這就奇怪了?”魏遠征眉頭緊鎖,思索片刻,說道:“或許是隱姓埋名的俠士路見不平,向你求助。”
“他受了傷,我把他安置在農人家,我現在就過去看看。”蕭林風百思不得其解,起身就走,魏遠征覺得怪異,跟了上去。
二人找到那家農戶,農人告訴他們,那個叫宋然的青年已經離開了。
蕭林風說道:“或許如魏掌門所言,他是隱姓埋名的俠士。隻是他受傷不輕,我擔心他路上會有危險。”
魏遠征說道:“蕭大俠他日見到那位俠士,請代我清瑤派致以謝意。”
蕭林風和魏遠征告彆,朝魁州城四海盟趕去,魏遠征則帶弟子找地方療養。
……
四海盟總部的廣場上人山人海,各個門派的掌門人分列而坐,身後立著弟子,正在觀摩比武場上的精彩對決。
蕭林風因為幫清瑤派解圍,到達武林大會時已經錯過了開幕儀式,褚秦盟主因事離開會場,主席台上隻有萬隨風長老在主持大局。
此時的蕭林風心憂武林安危,無心觀戰,穿過擁擠的人群,徑直朝主席台走去。
蕭林風來到主席台前,深施一禮:“晚輩蕭林風,參見萬長老。”
萬隨風打量著這個儀表不凡的玉麵劍客,麵露讚許:“蕭大俠不必多禮,不知前來有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