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在不斷抬高作弊的成本和風險。
他一邊聽著,一邊快速翻閱著幾本熱銷的時文集,
超頻記憶能力發動,
瞬間將其中幾篇公認的“優秀”範文記下。
不是要抄襲,而是要了解這個時代考官的大致審美和評分標準,
以便更好地……在他的“傑作”裡埋雷。
結賬時,他故意用帶著濃重沭陽口音的官話,
怯生生地向掌櫃打聽:
“掌、掌櫃的,
請問……要是考試時,
發現有人作弊,
該……該向哪位大人報告?”
那掌櫃見是個小書童,
也沒在意,隨口道:
“那可不能亂報告!
擾亂考場是大罪!
真有情況,得等放牌(交卷出場)時,
悄悄告知巡場禦史或者監臨官身邊的差役。
不過小子,可彆瞎摻和,小心惹禍上身!”
“哦哦,謝謝掌櫃。”
蘇惟瑾做出害怕的樣子,
抱著新買的書走了。
心中卻豁然開朗。
放牌時……
告知巡場禦史或監臨官身邊的差役……
這是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和操作方式!
回到客棧房間(他與另一個張家仆役同住一小間),
他摒除雜念,開始最後完善計劃。
大腦如同超級計算機,
進行著複雜的模擬推演:
場景一:張誠順利帶入小抄或他提前寫好的文章?
——概率極低。
搜身如此之嚴,
張誠那草包心理素質又差,
大概率藏不住。
此路不通。
場景二:考試中途,張誠設法與他傳遞紙條?
——概率為零。
考場座位隨機分配,隔開極遠,
且有兵丁來回巡視,根本不可能。
場景三:他替張誠寫的文章過於優秀,引起懷疑,學政大人親自核查?
——概率很高!
這是他計劃的核心!
但需要加碼,
需要讓這種“優秀”達到驚世駭俗、
同時又與張誠本人水平形成荒謬反差的程度!
並且,要留下隻有真正作者才懂的、無法辯駁的“暗記”!
場景四:如何將自己摘出來,
甚至轉變為“舉報有功”或“被迫無奈”?
——需要在文章內容、筆跡、甚至交卷後的行為上做文章。
必要時,可以利用“放牌時報告”的規則。
但必須謹慎,絕不能引火燒身。
最終方案確定:
1.文章本身作為炸彈:
極致優秀,融入超越時代的見解(用古代語言包裝),
但故意在某些經義理解上,
留下細微的、
與張誠可能接觸到的師承體係完全不符的“破綻”(來自趙文萱劄記和現代考據學的獨特視角)。
同時,在策問中,
提出一個看似高明實則暗藏致命邏輯陷阱的“良策”。
2.筆跡埋下伏筆:
刻意模仿張誠的筆跡(他早已掌握),
但又在起筆收鋒的細微習慣上,
留下一點點屬於自己的印記(極難察覺,
但若有人拿著他的字跡對比,就能發現蛛絲馬跡)。
3.引爆時機:靜待學政係統自己發現異常。
若他們發現不了,或想壓下去,
他就在放牌時,
用沭陽口音匿名向特定差役“透露”關鍵疑點
(比如“張少爺那文章裡說的某某古碑,
俺好像在哪本雜書上見過,
咋跟先生教的不一樣哩?”),
引導調查方向。
4.終極退路:萬一情況有變,
計劃失敗,張家僥幸過關,
他就利用七叔公那條線,
爭取儘快脫籍,參加下一科。
但這是下策,他追求的是此次府試,
一擊必殺!
推演完畢,蘇惟瑾緩緩睜開眼,
眸中精光閃爍,
似如打磨鋒利的匕首,寒芒內斂。
一切準備就緒。
隻待明日,貢院龍門開啟。
他將親手為張家父子,
送上一份“金榜題名”的驚天大禮!
布局已完成,獵網已張開。
靜待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