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言回到學校的第二天,林夏的母親做了一個決定。
“我想見見這個孩子。”周六早餐時,她一邊給林夏盛粥,一邊說道。
林夏差點被粥嗆到:“媽,你說什麼?”
“就是那個宋言啊。你最近天天把他掛在嘴邊,又給他媽媽熬雞湯,我總得見見本人吧?”林母笑眯眯地說,“再說,他媽媽身體不好,我們作為鄰居,也該關心一下。”
“我們不算鄰居...”
“轉角咖啡到我們家就兩站路,怎麼不算鄰居?”林母堅持道,“我今天烤了些餅乾,你給他送過去,順便看看他媽媽好點了沒有。”
就這樣,周六下午,林夏提著一盒手工餅乾,再次站在了轉角咖啡館門口。這次她更加猶豫不按——這樣頻繁地拜訪,會不會顯得太冒昧?
她還在糾結時,咖啡館的門開了。宋言走了出來,手裡拿著一個帆布包,看樣子是要去買東西。
“林夏?”他有些驚訝,“你怎麼來了?”
“我媽媽烤了些餅乾,讓我送來給你和阿姨...”她舉起手中的紙盒。
宋言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她手中的餅乾,眼中閃過一絲笑意:“媽媽在樓上,要上來坐坐嗎?”
這次拜訪比林夏想象中要輕鬆許多。宋母的氣色明顯好了很多,她熱情地招待林夏,堅持要她嘗嘗自己做的桂花糕。
“你媽媽太客氣了,還專門烤餅乾送來。”宋母笑著說,“改天我一定要當麵謝謝她。”
“阿姨您太見外了。”
宋言坐在一旁,安靜地削著蘋果。他將削好的蘋果切成小塊,插上牙簽,推到林夏麵前。
“謝謝。”林夏小聲說。
“言言從小就不太會招待客人,”宋母笑道,“今天倒是很周到。”
宋言輕咳一聲,耳根微紅:“媽。”
林夏忍不住笑了。她發現,在母親麵前的宋言,少了幾分在學校裡的疏離感,多了些這個年紀該有的生動。
聊了半個多小時,林夏起身告辭。宋言照例送她下樓。
“你媽媽人真好。”走到街上,林夏由衷地說。
“她很喜歡你。”宋言輕聲說,“自從爸爸去世後,她很少對陌生人這麼熱情。”
這句話讓林夏心裡暖暖的。
他們沿著街道慢慢走著,不知不覺來到了附近的一個小公園。秋日的陽光透過開始變黃的樹葉,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要去裡麵走走嗎?”宋言提議。
林夏點點頭。
公園裡很安靜,隻有幾個老人在散步,還有孩子在玩滑梯。他們沿著湖邊的小徑慢慢走著,一時無話,卻絲毫不覺得尷尬。
“下周末就是文化節了。”最終還是林夏先開口。
“嗯。排練得差不多了,應該沒問題。”
“你緊張嗎?”
“有一點。”他老實承認,“畢竟是在全校麵前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