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時分,劉岩早早醒來,從窩棚走出來的時候,礦場上已經聚集了不少礦工,眾人手中拿著各式各樣的“器具”,正像往常一樣朝著簡單挖通的礦洞走去,但是礦工們的眼神中已經多了不一樣的光彩。
同時,監頭趙馬群正在招呼十幾個監工、打手押運鐵料出發,剩下的三十幾個監工、打手也陸續來到礦場上,正朝著四周的崗樓、糧庫等要點地段散開。
過了一陣,押解鐵料的監工、打手已經離開,趙馬群回到自己的屋內喝酒,劉岩還聽到屋內傳來女人的抽泣聲,不知道是哪個礦工的家眷被搶了過去,心中怒火更盛。
“快點!”
這時,一個監工對著礦洞口拖延不進的礦工們叫罵起來:“一大早就在這裡偷懶,快下去乾活!”
王鐵頭看了劉岩一眼,隻見劉岩重重的點了點頭,隨即猛地一錘子打在監工的腦袋上,一聲慘叫過後,那監工像是破麻袋一般倒在地上,周圍的礦工們頓時歡呼起來。
劉岩隨即跳到一塊石頭上,大聲怒吼道:“團結起來,反抗壓迫,跟我打!”
王鐵頭帶著一百多人散開圍攻各處的監工、打手,李憨帶著一隊礦工奪取周圍的崗樓,其餘幾個領頭的礦工也各司其職,或是護衛礦場西邊的家眷,或是搶占糧庫。
此時劉岩身邊也趕來十幾個礦工,眾人直撲趙馬群所在的屋子。
“吵什麼吵,活膩了!”
趙馬群聽到外麵亂哄哄的動靜,赤膊上身衝出屋子,隻見整個礦場已經亂成一團,自己手下散在各處的三十多人已經被數百礦工圍攻,大部分監工、打手都已經倒在地上,哪怕平日裡再蠻橫,此時麵對人數占據絕對優勢的礦工們,也隻有被打的份。
“造、造反啊!”
此時劉岩已經衝到跟前,手中的鐵錘橫掃過去,嚇得趙馬群急忙後退閃躲,緊接著就被腳下的石塊絆倒,跟著劉岩衝過來的十幾個礦工一擁而上,手中的錘頭、鐵鎬、甚至是木棍雨點般落下,轉眼隻見就將趙馬群打得血肉模糊。
劉岩微微皺眉,此時礦工們正發泄著心中積壓已久的怒火,自己自然不會阻攔,而是走進了趙馬群的屋內,隻見一個十幾歲的少女赤身裸體的蜷縮在床上,身上青一塊紫一塊,臉上滿是淚痕。
“你......”
劉岩正要說什麼,那少女卻猛地尖叫一聲,然後不管不顧的衝出屋子,在周圍眾人錯愕的目光下,一頭撞死在礦石上。
“不!”
王鐵頭雙眼赤紅的衝過去,抱著已經氣絕的少女嚎啕大哭,劉岩這才想起來,那少女本與王鐵頭相好,卻不想一大早就被趙馬群搶到了屋內。
此時礦場上的激戰已經平息,三十多個監工和打手儘數被打死,眾礦工陸續圍了過來,看著痛哭的王鐵頭默然無語。
劉岩找來一件破布蓋在少女身上,然後說道:“你再怎麼哭,她也活不過來了。”
王鐵頭淚眼看向劉岩,說道:“石頭,咱們打贏了,可丫頭卻死了,趙家人都該死,我要殺了他們!”
劉岩拍了拍王鐵頭的肩膀,看向四周,隻見礦工們的怒火宣泄了出來,已經都冷靜了下來,眼神中的憤怒已經被恐懼代替,趙家猶如一座大山壓在眾人心中,讓所有人喘不過來氣。
劉岩站在高處,大聲說道:“咱們贏了,占據了礦場,可然後呢?趙家不會善罷甘休,他們一定會反撲,到時候丫頭這樣的慘劇還會發生,我們也會被趙家反攻清算,怎麼辦!”
極致的恐懼會演變成憤怒,群體的憤怒則會演變成洪流!
王鐵頭輕輕放下丫頭的屍體,起身怒吼道:“跟趙家打到底,咱們跟著石頭乾!”
李憨也站出來大聲說道:“咱們能團結拿下礦場,就能團結抗拒趙家,今後誰不讓咱們安生,咱們就跟誰打!”
二人的話像是火星,落在了數百乾柴之中,頓時引燃了眾人的鬥誌。
“咱們現在就衝向趙家,滅了他們!”
“扯旗!”
劉岩揮手讓眾人安靜下來,說道:“大家說得對,要跟趙家抗爭到底,但是不能蠻乾,咱們要有計劃、有規矩,才能將大家的力量發揮到最大。”
“石頭,今後你帶著大家乾,你說怎麼辦?”
“首先要將大家組織起來,仿效官軍一般編練起來,這樣才能統一號令、進退自如。”
劉岩隨即任命王鐵頭和李憨二人為哨官,並且從眾礦工中挑選中精壯三百來人,王鐵頭和李憨每人帶領一百多礦工,劉岩自己也挑選了三十多礦工,剩下的一百多老弱礦工與眾礦工的家眷在一起,負責後勤。
現在時間緊迫,趙家隨時都會反撲過來,劉岩沒有時間仔細搭建武力構架,隻能草草規劃一下,待到打退趙家反撲,局勢穩定之後再做打算。
當天,數百礦工簡單編組了一下,劉岩就帶著眾人將丫頭埋葬,然後帶人打開了糧庫,先給各家各戶分了一些口糧,剩下的糧食集中管理。
“李憨,你帶人收集礦場上的鐵料,抓緊打造一批長槍出來。”
叢蒙山鐵礦不但采集礦石,還有數個高爐,就地將鐵礦石精煉成鐵料。除了數百礦工外,還有幾十個鐵匠在。
“好,我這就去辦。”
“鐵頭,你帶人在礦場外麵挖掘三道壕溝,每道壕溝都要寬十步,相聚二十步。”
“得令!”
接著,劉岩還挑選幾個機靈的礦工,讓他們下山打探消息,趙家人馬反撲過來及時示警。部署好一切之後,劉岩便親自帶人伐木製作長槍的槍杆。
“沒有火器、沒有製式兵器,現在隻能依靠這些簡陋兵器,扛過敵人第一輪反撲了。”
眼下劉岩與趙家之間隻是實力強弱,並沒有武器代差,心中依然感到壓力巨大,此時才真正體會到,當年先烈們麵對強大敵人的艱辛。
就這樣,眾人準備了兩天後,安排在山下的礦工跑了回來:“趙家人馬到山下了,一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