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唐家嶺,這個隱匿在海澱區西北旺的小村莊,往昔不過是北京宏大版圖中毫不起眼的小點。三千多常住人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日子,時光悠悠,未曾掀起多少波瀾,村子散發著質樸與寧靜。
然而,“非典”過後,一場巨變徹底扭轉了唐家嶺的命運。中關村,北京的創業熱地,吸引了無數懷揣夢想的年輕人。他們為尋安全且租金低廉的棲身之所,如潮水般湧入與中關村科技園相鄰的唐家嶺。
一時間,陸陸續續八萬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在此落腳。其中有剛踏出校園、滿腦子新奇創意的大學畢業生;有辭去安穩工作、背井離鄉追逐創業夢的勇敢者;還有在城市中摸爬滾打多年、渴望在中關村實現階層跨越的奮鬥者。
這些年輕人,天未亮便奔赴中關村的寫字樓與創業園區,投身代碼編寫、項目策劃、產品營銷等工作,揮灑汗水,憑借智慧與努力,試圖在激烈的創業浪潮中闖出一片天地。夜晚,城市被霓虹燈點亮,他們拖著疲憊身軀回到這裡。
村內狹窄的街道上,村民自建的多層出租屋隨處可見。一間間狹小房間,便是他們在這座城市的“家”。屋內陳設簡單,一張床、一張桌子、一把椅子,幾乎是全部家當。他們像螞蟻般聚居於此,居住環境艱苦,卻懷揣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於是,“蟻族”這個形象的稱呼誕生,用以指代在唐家嶺拚搏的年輕人。唐家嶺也因獨特的人口構成與社會現象,被外界稱作“蟻穴”。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小村莊,在北京乃至全國聲名鵲起,成為奮鬥與夢想交織的特殊符號。
昨日發工資,石添滿懷期待走向財務室,心中盤算著收入。從財務手中接過裝錢的信封,那信封仿佛承載著他上月的辛勤付出,他的心底湧起一絲激動。
更讓石添欣慰的,是這個月他首次在業績上超越了董超,這讓公司所有同事都不可思議:這位名不見經傳曾經的新人,終結了董超連續19個月的銷冠地位。
回到工位,石添小心打開信封,抽出一疊鈔票仔細數起來。“一、二、三……”他眼神專注,輕聲念著數字。數完最後一張,確定總數為5782元。
這兩個月是結婚旺季,影樓生意火爆。石添維護的七八家客戶訂單不斷,他忙得不可開交。白天頻繁與客戶溝通,確認訂單、解決問題;除此之外,他還幫助新來的同事談客戶,而且很多時候他都是免費幫忙,不會分同事的業績。下班後還加班幫梁文斌整理貨物、安排配送。公司上下提起石添來,紛紛舉起大拇指。
望著這些鈔票,石添臉上露出欣慰笑容。這些錢不僅是工作的肯定,更是努力生活的證明。每一個辛苦瞬間此刻都無比珍貴。他在心裡默默告訴自己,所有付出都不會白費,隻要堅持不懈,未來定會更好。石添將鈔票整齊疊好放進錢包,他清楚這錢要用於房租、生活開銷,剩下的存進銀行卡,為未來儲蓄。但此刻,他更願沉浸在收獲的喜悅中,感受努力帶來的回報。
今日是周日,丹洋早早起床精心打扮,滿心期待地乘公交車前往唐家嶺。
她來到村口,周圍已漸漸熱鬨起來。小商販在路邊擺攤,叫賣早點與果蔬;行人們腳步匆匆,臉上洋溢著周末的輕鬆。丹洋從包裡掏出手機,給住在這裡的陳宇打電話。
“喂,宇哥,我到村口啦,一會兒我和哥哥去你家看看哈。”丹洋聲音清脆歡快。
“好呀妹子,你在那等我,我這就去接你們!”陳宇在電話那頭熱情回應。
其實前兩天,丹洋就把石添要來唐家嶺租房的消息告訴了陳宇。當時他一聽,臉上立刻綻放笑容,滿心歡喜。能和好兄弟朝夕相處,是他一直期待的事。當晚下班回到家,他顧不上休息,便忙著給石添找房子。
陳宇這段時間在丹洋家的建材門市工作穩定,帶著其中兩個兄弟勤勤懇懇乾活。而他的經濟頭腦也在此時逐漸顯現。他想到,村裡大多是在中關村科技園工作的程序員,他們的工作注定不是很規律,繁忙得沒時間洗洗涮涮。於是,他讓另一個兄弟出麵帶著小湖北他們三個孩子,在村裡租了個小門市。
他們用積攢的錢買了幾台二手全自動洗衣機,開了家幫村裡住戶洗衣服的小洗衣店。店裡價格實惠,小件衣服一塊錢,大件床單兩塊錢。村裡用水不收費,節省了不少成本。
洗衣店開業後,生意不錯。村裡好多住戶圖方便,紛紛把衣服床單送來洗。每個月掙的錢不僅夠幾個人生活開銷,還能讓孩子們有事做。陳宇看著生意漸漸起色,心裡十分高興。他常感歎,今天的好日子多虧了石添和丹洋,對這兩個好朋友充滿感激。
陳宇找到自己的房東,詢問有無空房。房東告訴他,樓上四樓正好空著兩間屋子。陳宇心中暗喜,連忙上去查看。他一間間仔細打量,看到那間背陰的房間時瞬間眼前一亮,立刻相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之所以選擇這間背陰房間,是因為自己住的朝陽房間雖陽光充足,但麵積小、空氣流通差。去年夏天酷熱難耐,連電風扇吹出的都是熱風,他和兄弟們整個夏天真是苦不堪言。想到石添白天上班,晚上才回來休息,陳宇覺得背陰房間更適合他。盛夏將至,背陰屋子相對涼爽,能讓石添住得舒服些。於是,他打定主意把這間房留給石添。
陳宇小心囑咐房東:“叔,這間房我看中了,您就先彆給彆的租客看哈,我有個兄弟周日過來看,要是他覺得行,就租下來。”陳宇在這兒租了兩間房,和房東熟絡。房東一聽他要再租一間,欣然同意,笑著點頭說:“行,小陳,你放心,我先給你留著。”
得到房東應允,陳宇心裡踏實許多。他期待著周日石添和丹洋的到來,希望石添滿意他精心挑選的房間,也憧憬著以後大家在村裡一起生活、相互照應的日子。想到這些,陳宇臉上不自覺露出笑容,對未來充滿期待......
石添坐在公交車上,滿心都是對將要在這個陌生地方開啟新生活的期待。隨著公交車緩緩駛向唐家嶺村站,他遠遠看到站牌旁那熟悉的身影——丹洋和陳宇正翹首以盼。
丹洋穿著一件白底藍花旗袍,長發盤到腦後,在陽光下顯得溫婉中帶著古典美,陳宇則是一身休閒裝,美滋滋地看著駛來的這輛車。他們很快也看到車窗裡的石添,興奮地揮手,滿臉喜悅。
公交車穩穩停下,石添快步下車。還沒站穩,陳宇就張開雙臂,上前熱情擁抱他。陳宇用力拍了拍石添的後背,高興地說:“兄弟,以後咱們就能在一起生活了,我真太開心了。”石添也緊緊回抱陳宇,激動地說:“宇哥,咱們兄弟總算能在一塊兒了。”
一旁的丹洋看著他們倆親密的樣子,忍不住上前挽住石添的胳膊,嘴角一撇,開玩笑地說:“哎呀,你們男人之間怎麼也這麼肉麻呀?聽得我都有點吃醋了。”
聽了丹洋的話,石添和陳宇先是一愣,隨後相視一笑。石添輕輕拍了拍丹洋的肩膀,寵溺地說:“好啦,彆吃醋啦,我和宇哥好久沒見了。”陳宇也笑著說:“就是就是,妹子,我們兄弟感情深,不過你在我兄弟心裡的地位那可是無可替代的。”
三人站在站牌旁,歡聲笑語回蕩在空氣中,仿佛連周圍的陽光都變得更加溫暖。石添看著眼前的愛人和兄弟,心中一陣滿足感。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在唐家嶺的生活就要開始了。
三人順著村口的柏油路緩緩朝村子裡走去。這條柏油路像一條蜿蜒綢帶,貫穿整個村子。路麵上,歲月斑駁痕跡與往來車輛壓出的轍印交織,無聲地訴說著村子的過往。
進入村子,路兩旁是錯落林立的自建樓。樓房大多三四層高,外牆貼著各式各樣的瓷磚,有的泛黃、脫落,顯露出陳舊底色。窗戶大小不一,隨意分布在牆麵,不少窗戶上掛著晾曬的衣物,五顏六色,在微風中輕輕擺動,宛如一麵麵獨特旗幟。
街邊門市,早餐攤散發著誘人香氣。攤主熱情招呼過往行人,蒸籠裡升騰的白色水汽與清晨薄霧相互交融。攤位前擠滿趕著周末加班的年輕人,他們匆匆買份早餐,一邊吃一邊趕路,腳步匆忙卻充滿活力。
再往前走,能看到幾家小商店。店門口擺放著琳琅滿目的商品,從生活用品到零食飲料一應俱全。店主坐在門口,悠閒翻看報紙,偶爾抬頭招呼進店顧客。商店的招牌有些已經褪色,在微風中輕輕晃動,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街邊電線杆上,貼滿了各種小廣告,租房信息、兼職招聘、家電維修……層層疊疊,好似一本記錄村子生活百態的斑駁相冊。一陣微風吹過,幾張廣告紙被吹落,在空中打著旋兒,最後飄落在路邊。
不遠處,有一條狹窄小巷子。巷子裡堆滿雜物,舊自行車、廢棄家具和一些不知名箱子雜亂堆放在牆角。幾隻流浪貓在巷子裡穿梭,時而停下來,警惕看著過往行人,隨後又迅速消失在角落裡。
三人拐進巷子裡,耳邊不時傳來各種聲音。有樓上居民交談聲,有自行車清脆鈴鐺聲,還有從某戶人家傳來的音樂聲。這一切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唐家嶺獨特的生活樂章,讓初來乍到的石添感受到這個城中村濃濃的煙火氣息與旺盛生命力。
石添和丹洋跟隨著陳宇的腳步,來到巷子中間位置那座略顯陳舊的出租樓前。這棟樓共四層,灰色外牆上爬滿歲月痕跡,幾處牆皮脫落,裸露出內裡粗糙的水泥,與周圍林立的類似建築一同,勾勒出城中村特有的質樸模樣。
樓前是一條狹窄過道,地麵由不規則石板鋪就,因常年踩踏與風雨侵蝕,石板變得坑窪不平,走在上麵,時不時能感覺到腳步的顛簸。過道兩側,堆放著一些雜物,有破舊花盆、廢棄木板,還有一輛缺了輪子的兒童自行車,在牆角默默訴說著往昔的故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宇熟門熟路地推開樓門,一股陳舊氣息撲麵而來。樓道裡光線昏暗,頭頂的聲控燈立馬亮起來,散發著昏黃黯淡的光,仿若一位遲暮老人疲憊的眼眸。
三人沿著樓梯拾級而上,木質樓梯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每一步都似在演奏一首古老歌謠。樓梯扶手上滿是灰塵,手指輕輕劃過,便會留下一道清晰痕跡。
很快,他們來到三層。這裡每層有十個房間。陳宇帶著石添和丹洋走到東邊的房間前,推開門,屋內景象映入眼簾。房間不大,約摸十平米左右,擺放著三張簡易單人床,床邊各有一個破舊床頭櫃,上麵堆滿雜物,書籍、水杯、充電線雜亂混在一起。牆角放著一個簡易衣櫃,櫃門半掩著,裡麵掛著幾件皺巴巴的衣服。房間中央的地上,鋪著一塊洗得有些發白的地毯,上麵散落著幾張撲克牌和幾本雜誌。
陳宇笑著介紹道:“這就是我和倆兄弟住的地兒,平時我們就窩在這兒,雖說簡陋了點,但自在。”石添和丹洋微笑著點頭,眼神裡滿是理解。
隨後,陳宇又領著他們走到西邊相鄰的房間。打開門,這裡同樣不大,卻收拾得相對整潔。一張單人床和一張上下鋪鐵床靠牆擺放,床上的被子疊得整整齊齊。床邊有一張小桌子,上麵放著幾本書和一些文具,看得出是小湖北他們用來學習的地方。房間的窗戶上掛著一個風鈴,微風拂過,風鈴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為這個略顯狹小的空間增添了幾分靈動。
“這就是我弟他們幾個住的地方,幾個孩子都挺懂事的。”陳宇說道,眼中滿是欣慰。石添和丹洋環顧四周,感受著這兩個房間不同的氛圍,也更加真切地體會到了陳宇他們在唐家嶺的生活狀態。
喜歡玲瓏塔下的愛情請大家收藏:()玲瓏塔下的愛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