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社會變遷,刨根究底,是生產關係發生了變化。”
“而生產關係的改變,一般又在於生產力的進步,以及社會發生變ge。”
……
一月二十八號下午三點,李石肝完了高中階段的第四本教材,回顧這一本教材講的內容,他突然領悟到了更深的曆史本質。
打開隨身筆記本,把自己的感悟整理,記錄在案。
十七八分鐘後,李石沉吟著放下筆,下一瞬間,腦海中有觸動傳來,他連忙喚出學習麵板“查看”。
“從(入門)晉升到(入門)了。”
雖然隻是小階段的晉升,沒有帶來屬性點,但李石依舊非常開心。
起身來到落地窗邊,泡了壺一萬二一斤的頂級六安瓜片,以示慶祝。
這是昨天才到的新茶,陳秋葉從郭蘭那裡弄來的年貨之一。
秋葉和悅蘭兩人雖然在羊城,但是她們已經著手準備年貨了,得益於現在物流行業高度發達,這些天,李石除了學習,就剩收快遞了,如今儲藏室裡都快堆滿了。
李石看著綠意盎然,非常鮮活,似乎才從樹上摘下來的茶葉,聞了聞,清香入鼻,很宜人。
再看茶湯,清澈明亮,喝上一小口,甘甜清醇。
“嗯,這款茶葉似那帶有文藝氣質的清純美人,漂亮乾淨,看著養眼,嘗起來滋味淡淡的,但喝的很舒服。”
一口茶下肚,他莫名其妙想起了艾蘭和艾雅這對姐妹花。
單從從外表的氣質上來看,這對姐妹花與這款茶最為接近。
李石轉身回到書桌前,拿了手機過來,給她倆發條信息,然後又坐在茶台前,一邊聊天,一邊品茶,一邊欣賞窗外的江景。
休息了二十分鐘,他重新回到書桌前,喚醒平板電腦的屏幕,開始學習《曆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
“第一單元,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在五千多年的曆史長河中,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種花文化……”
……
這是高中階段最後一冊教材,依舊是六個單元,因為晚上要看紀錄片,到第三天中午,李石才把這本教材肝完。
教材內容其實並不多,他更多的時間,是學習時的自我深入鑽研。
比如學到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時,教材上的內容總共才三麵紙,還包括了插畫。而他自己卻從中華文化對古代朝xian、古代日ben、越nan等國家地區的影響展開更深入的了解。
這種深入地擴展學習,讓他把教材吃的很透,學的很紮實,但也帶來了很多新的問題和疑惑。
這些疑惑無關曆史本身,而是對曆史為什麼會是這個走向的思考。
例如,馬說過: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西方資產jieji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的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且……
而這三種發明都起源於華夏。
在華夏地區是早早被發明出來的東西。
為何傳到西歐產生那麼大的威力?
為何宋朝的工業萌芽沒有最開花結果?
為何曆史最終的走向卻是西方先進行了工業geming?
……
等等。
合上書,他覺得既充實又煩躁,充實是學到了很多知識,而煩躁,是因為這些知識也帶來了很多疑惑。
關於這些疑惑,他自身有一些思考,也上網搜了不少網友們與此相關的看法,但是很雜亂,無法厘清。
而且他的疑惑很多,在筆記本列了足足三頁紙。
有些問題在網上也找不到相關的內容。
“要是能有一個學曆史的能和自己討論討論就好了。”
李石首先想到的是孫壽文那個教曆史的同事。
他拿手機找到備注為“秦老師(壽文同事)”的微信號,發了條信息:“秦老師,忙嗎?”
過了幾秒鐘,對方就回複了:“你是?”
呃……
李石愣了下,隻好再介紹了一下自己。
“原來是你啊,不好意思啊,忘記備注了,你找我有事嗎?”
“是這樣的,秦老師,我有幾個曆史方麵的問題,想跟您請教一下,不知道可不可以。”
“抱歉啊,我最近太忙了,尤其這幾天,家裡一堆事。”
“沒關係,那打擾了。”
李石放下手機,伸出右手食指撓了撓臉頰,起身,伸了個懶腰,活動活動身體。
然後再拿起手機,準備讓小助理張慧靜幫自己找個學曆高的曆史專業私教——花錢就好了。
打開微信之後,才注意到好幾個群裡都有未讀信息,之前為了安心學習,他把除了“我們仨”之外的所有群都設置成了“免打擾”模式。
比較讓他關注的是與雙胞胎艾蘭、艾雅姐妹花的群,這兩天他們在群裡陸陸續續都有聊天。
點開,往上翻看了看聊天記錄。
原來她們在討論白老師,說她遭遇變故之後,如今性情變化很大,最近學校放寒假了,她天天宅在家裡哪也不去,光上網,而且還天天在貼吧和人“罵戰”。
李石頓時來了好奇,打字問道:“白老師在貼吧和人爭論什麼呢?”
艾雅看到他的信息,立即回複了:“都是些無聊的事,昨天和彆人爭的誰是曆史上第一儒將,今天爭論的是誰是曆史上第一皇帝。”
接著又道:“不過想想白老師還挺可愛的,為了爭贏對方,還讓我和姐姐注冊馬甲,假裝陌生網友去給她幫腔。(偷笑)”
怎麼都是與曆史有關的問題?
李石更好奇了,問道:“我記得你們說過,白老師不是教高中語文的嗎?”
厚顏求一張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