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裡是哪裡?”
“我不是在朱雀能源項目現場,發生事故爆炸了嗎?”
林默在一張硬得硌人的木板床上醒來,鼻間彌漫著機油和煤煙味。
他撐著身子坐直起來,仔細打量著陌生的環境。
這是一間極其簡陋的屋子,房子麵積不大,大概有三十個平方左右。
頭頂,是糊著舊報紙的天花板,不少地方已經泛黃卷曲,洇出深淺不一的水漬印子,一根裸露的、沾滿灰塵的電線從牆角垂下來,末端孤零零地吊著一個蒙塵的白熾燈泡,鎢絲暗紅,有氣無力地亮著。
牆壁是粗糙的白水泥抹麵,刷著下半截淺綠、上半截慘白的“衛生牆”,不少地方的綠漆已經剝落,露出裡麵灰暗的底色。
桌子上的報紙刊發日期赫然寫著1978.11.5日。
看著明顯和現代不符的環境,記憶拉開閘門如洪水衝向腦海。
“寧北市,1978年11月,紅星機械廠,三個月時間限期整改拿下軍部訂單,否則關停......剛畢業的京大大學生林默........”
林默整理著腦海中的記憶,好一會兒,算是明白了自己目前的處境。
由於能源事故,自己意外來到四十年前這個同名同姓的本家身上。
前身是京都大學的高材生,本來是可以直接進入國家軍工研究所工作的。
說來也是年輕氣盛,響應了號召,建設地方,知識青年下鄉,俗稱知青插隊。
最後兜兜轉轉來到這個位於祖國北方的小城寧北市。
剛上任沒幾天,就接到市國防工業辦通知,需要在三個月內拿到軍部訂單,否則一律關停,基於做出一番事業的前身,爭取軍部訂單將廠子盤活,然後就是沒日沒夜的熬夜,想著新項目,結果一個意外突發腦溢血。
“為了廠子的生存,這麼拚命,也是個好孩子。”
“不過身體才是奮鬥的本錢啊。”林默感慨道。
“一路走好,以後紅星機械廠就交給我吧,我會替你好好照看的。”
林默從事軍工科技行業的項目設計開發多年,很多耳熟能詳的大型裝備都有他的參與,例如j20,j35等等,60多歲依舊奮鬥在一線崗位上。
對他而言,一個小小的機械廠自然不成問題。
儘管時間隻有最後的一個星期,也是手拿把掐。
再結合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幾乎是瞬間林默就想到幾種應對方案。
“也不知道我走了,後麵朱雀項目怎麼推進。”
“發生了這一次意外,又不知道要耽誤多久了,這可是唯一能跨過西方能源封鎖的機會。希望上麵能安排好交接吧,可彆耽誤了項目進度。”
既來之,則安之。
林默不再多想,微微歎了口氣。
既然已經回到四十年前,那就好好的生活。
畢竟自己前世在科研上也是走了不少彎路,全靠著一股不服輸的勁,才走到了絕密級科研項目的總負責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