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話音落下,車間裡氣氛陡然緊張。
學徒們負責照看爐火,添加燃料。王鐵柱像一尊鐵塔般守在鹽浴爐旁,眯著眼,透過觀察孔死死盯著熔鹽的顏色,不時低聲吼著:
“加一點風!…停!…穩住了!”
林默則站在高溫爐前,一手握著那個簡陋的測溫儀,另一手隨時準備調節風門。
“時間到!出爐!”林默低喝一聲。
王鐵柱用長鉗夾起那根燒得通紅的槍管,動作迅捷而穩定,迅速轉移至等溫硝鹽槽中。
“嗤————”一聲長長的淬火聲響起,一股白煙彌漫開來,帶著特殊的硝石味道。
5分鐘…10分鐘…時間仿佛被拉長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著那根浸泡在硝鹽中的槍管。
最後,當槍管被取出,放入回火爐後,第一階段的戰鬥才算暫告段落。整個過程持續了近六個小時。當三根槍管全部處理完畢,已經入夜,來到晚上十點。
冷卻後的槍管被固定在簡陋的布氏硬度計上。林默親自操作。壓頭在光滑的槍管外壁留下壓痕。
“HB468…HB472…HB470…”林默報出數據,快速換算,“相當於HRC49左右。均勻性很好!在要求範圍內!”
王鐵柱拿起一根處理好的槍管,用手指仔細撫摸,又用銼刀輕輕在不起眼處蹭了一下,感受那那種“硬而不脆”的獨特質感,眼中精光爆閃:“好家夥!這‘口勁’!老子打了半輩子鐵,沒摸過這麼勻稱又透著力道的鋼口!”
僅僅是硬度檢驗,已經讓老師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林默不是瞎說,他有一套真本事!
說不定這一次真的能拿下軍部訂單,挽救廠子。
王鐵柱眼神突然火熱起來。
“林廠子,這是不是就好了?”這時,一個學徒李清問道。
“還早呢。”林默搖搖頭:“但也算是完成一半了。”
“時候不早了,先去吃點東西,食堂的飯菜早就給咱們準備好了。”林默大手一揮,招呼著忙碌的眾人。
然後看向王鐵柱以及其他幾位老師傅,問道:“王師傅,你們還能撐住嗎?”
“不行就休息一會,明天早上再來。”
“休息什麼,我身子骨好著呢,想當年為了趕產能,可是30多個小時沒睡過,這點都是小意思。”
王鐵柱大手一揮,毫不在意的說道。
這會他正在興奮頭,哪裡肯離開?他要親眼看著最後出結果!
其他老師傅也是如此。
十一點半,飯後,大家神采奕奕的在車間集合。
“林廠長,接下來咱們怎麼做?”有學徒問道。
林默沒有馬上回答,將目光投向了麵前剛剛從庫房舊槍上拆解下來的、布滿油汙和輕微鏽跡的63式導氣裝置——導氣箍、活塞、活塞筒。它們的設計幾乎完全照搬AK的長行程活塞,但在加工精度和細節調整上顯得粗糙。
“王師傅,麻煩把這幾件東西,還有遊標卡尺、千分尺、一套什錦銼,還有那盒最細的金相砂紙都拿過來。”林默挽起袖子。
王鐵柱立刻照辦,他現在對這位年輕廠長的指令幾乎不再懷疑,更多的是好奇與期待。一直在處理後勤的何建設副廠長也聞訊湊了過來,嘴上沒說什麼,但眼神裡透露著些許火熱代表此時他的內心並不平靜。
林默用一根細針規小心地探入,測量了原版導氣孔的直徑。
“導氣孔直徑3.2毫米。”他報出數據,並在草紙上記錄下來,“但孔邊緣有毛刺,內部有微小的加工螺紋痕跡,這會嚴重影響燃氣流場的穩定性。”
接著,他測量活塞與活塞筒的配合間隙。
“間隙0.15毫米,”
“偏大了。”
最後,林默仔細檢查了導氣箍內氣體流道的轉角和活塞頭部的形狀。
“這裡的轉角太生硬,燃氣在這裡會產生渦流和能量損失。活塞頭部是簡單的平麵,燃氣衝擊效率不高,且容易積碳。”
分析完畢,林默抬起頭,看向圍攏過來的工人們,開始像教授一樣講解,手中的粉筆在鐵板上畫著示意圖:
一方麵是和大家說明白,讓他們知道在做什麼,另一方麵也是想著給廠子培養一些人才,後續他的計劃能用的到。
“同誌們,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導氣係統就像是槍的‘肺’。它負責汲取火藥燃氣的能量,推動自動機完成抽殼、拋殼、上膛這一係列動作。原來的‘肺’,有哮喘,呼吸不均,還帶著雜音,這是導致63式成為爛槍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