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拿到100萬的軍部訂單後,紅星廠仿佛被注入一針強心劑,從上到下全部所有人活了起來,整個紅星廠也開始肉眼可見的發生變化。
原本廠區裡由於荒廢到處雜草叢生,現在被推得乾乾淨淨,整平後鋪上了沙石,門口的路也被拓寬了重新修整過,能同時容量三輛卡車進入,大家夥的臉上也重新掛著笑容。
同時,在趙建國親自協調和秦教授背後推動下,第三天上午就運來了第一批關鍵設備。
高精度外圓磨床、深孔鑽床、數控熱處理爐........
當那些包裹著防雨油布、閃爍著未開封光澤的精密機床被工人們小心翼翼般抬進車間時,整個廠區都沸騰了。
這些曾經隻在雜誌圖片上看到過的“寶貝”,如今真真切切地擺在了眼前,王鐵柱帶著一群技術骨乾,幾乎是二十四小時連軸轉,圍著新設備打轉,對照著晦澀的說明書,一點點安裝、調試。
林默更是忙得腳不沾地,他不僅要總攬全廠的生產準備和技術升級,親自指導新設備的操作和工藝卡的製定。
恨不得白天掰成兩天用,完全的投入進去。
然而,在所有熱火朝天的準備工作之前,林默堅持要做的第一件事,卻讓所有廠領導,包括何建設都愣了一下。
“發工資?現在?”何建設看著林默遞過來的申請單,上麵清晰地列著需補發全廠職工拖欠的三個月工資總額,那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林廠長,這…這一百萬訂單的預付款剛到了一部分,但我們要買原材料、要添置輔助工具,要…。”
“這錢得用在刀刃上啊!工人們能理解,等生產走上正軌,出了產品再發也不遲啊!”
然而,林默搖了搖頭,語氣不容置疑:“何廠長,工人的肚子和家裡的米缸,就是現在最硬的‘刀刃’,信心不能隻掛在嘴上,更要落在實處。”
“過去三個月,大家勒緊褲腰帶跟廠子共渡難關,現在曙光來了,我們必須第一時間讓大家分享到實實在在的成果!”
“這筆錢,必須發!而且要立刻發,足額發!”
他目光掃過辦公室裡的幾位領導:“工資發下去,大家心裡踏實了,沒有了後顧之憂,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生產中去!”
“這筆投入,比任何動員都管用!”
“更何況這筆投入本就是廠裡欠大家的。”
看到林默如此堅決,想到工人們這幾個月來的艱辛,何建設重重的點點頭,和其他人也不再反對,反而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和敬佩。
這位年輕大學生廠長,心裡始終裝著工人。
他老何,沒看錯人!
發薪日定在12月1日,周日。
這一天,紅星廠比任何工作日都要熱鬨,財務科門口早早排起了長隊,人們穿著自己最體麵的衣服,臉上洋溢著期盼、激動和難以置信的笑容。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過節般的喜慶。
“張師傅,補發三個月,一共是一百零八塊六毛四!您點好了!”財務科的老會計戴著老花鏡,聲音洪亮地念著名字和金額。
旁邊兩個年輕的乾事一個打算盤複核,一個從厚厚的錢匣裡數出鈔票。
被喊到名字的老鉗工張大山,顫抖著伸出布滿老繭和裂紋的手,接過了那遝厚厚的、沉甸甸的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