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傍晚,夕陽的餘暉尚未完全褪去,兩輛掛著特殊通行證的軍用吉普車和一輛中巴車,風塵仆仆地駛入了紅星機械廠。
總部派出的專家組,在接到命令後不到二十四小時內,直接抵達了寧北!
專家組陣容堪稱豪華:組長是國內含能材料泰鬥錢思明院士,年過六旬,副組長是兵器工業的火箭彈專家劉卓總工程師,成員包括機械與材料領域的秦懷民、以及另外幾位在化工、爆破、引信領域的頂尖專家。
趙建國和林默早已在廠門口迎接。
簡單的寒暄後,專家們甚至沒要求去招待所休息,直接要求:
“去實驗室!去車間!看資料!”
會議室內,林默站在黑板前,麵對著這群國內頂尖的學者和工程師,同樣沒有任何寒暄和廢話,直接開始介紹“紅箭1”項目的整體設計方案和HMX炸藥的初步成果。
他從戰場需求分析入手,到武器定位、性能指標設定,再到HMX炸藥的選擇依據、合成路徑、測試數據,以及火箭發動機的設計思路、戰鬥部結構、引信保險機構、甚至包括低成本一次性發射筒的材料選型………
侃侃而談,深入淺出。
他提出的一些設計理念和技術路徑,讓剛剛抵達的專家們也感到有些些許驚訝。
因為說到後麵,林默所提到的一些技術合成路線以及發展方向已經聽不懂了。
“等等!林默同誌!”
錢思明院士忍不住打斷了他,指著投影上關於HMX炸藥的一段分子結構式和合成路線:
“你選擇的這個醋酸酐法,有一說一,確實是最優解,但其中這個‘低溫硝解控製’和‘閉環反應催化條件’,你是怎麼想到的?”
“實不相瞞,這和我們實驗室目前正在秘密研究、尚未完全攻克的一個方向幾乎一致!”
“但是我們課題組到現在都受困於這個方案,沒辦法簡化工藝流程,導致成本居高不下。”
“而你的工藝看上去非常簡潔高效,成本在原來的基礎上甚至能砍掉一半。”
林默笑了笑,從容回答:“錢老,我是基於分子反應動力學和能量最低原理進行的逆向推導,認為這條路徑的副反應最少,產率相對最高。”
“低溫硝解是為了控製……”他流暢地說出了一係列極其專業、甚至有些超前的理論和計算依據。
錢思明院士聽得眼中精光爆閃,時不時摸摸腦袋,不停地喃喃自語:
“妙啊…原來可以這樣考慮………難怪我們沒有想到,這是一個很天才的想法!”
接著,火箭發動機專家劉卓針對林默提出的“高低壓燃燒室”和“微旋膛線”的設計,提問疑問:
“林廠長,你這個發動機設計非常大膽!”
“尤其是用這種簡易的‘膛線’來賦予火箭彈微旋穩定,替代複雜的尾翼機構,極大降低了成本和工藝難度!
“這思路的確非常巧妙了!但是我想問一句,你是怎麼保證其穩定性的?”
林默用手繪示意圖和公式講解:“劉總工,我是通過計算火箭彈飛出筒口時的初速和轉速匹配關係,確保其在一定距離內能保持穩定飛行。”
“雖然精度不如尾翼穩定,但對於300米內的直射距離,完全足夠,且性價比極高。”
“在這種工況使用下,就不用考慮太多了。”
聞言,劉總工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秦懷民教授看著自己這個“學生”,更是感慨萬千。
林默在紅箭項目中提出的關於玻璃鋼發射筒的纏繞工藝、閉鎖機構的簡易設計,讓他這個老機械專家感到眼前一亮,許多思路甚至顛覆了他固有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