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軍工技術研究所正式掛牌成立的消息,迅速吹遍了整個廠區,也讓寧北這座小城在軍工係統內聲名鵲起。
第二天下午,林默正在辦公室與何建設商討研究所內部科室設置和人員初步調配方案。
廠辦主任再次敲門進來,臉上帶著比上次趙主任來時更甚的恭敬和一絲不可思議的表情:
“林所長,何副所長,總部指派的另一位副所長到了…正在接待室。”
林默和何建設立刻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領。
對於這位即將到來的搭檔,他們也是充滿了期待。
總部直接指派的副團職乾部,如果他沒猜錯,應該是來自某個大院大所,經驗豐富。
然而,當他們推開接待室的門,看到那位正背著手,悠閒地欣賞著牆上廠區規劃圖的老者時,兩人都愣住了,隨即臉上湧起極大的驚訝和難以置信。
那位老者聽到動靜,轉過身來,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不是彆人,正是此前專家組的一員,國內機械與材料領域的權威,林默的老師,京華大學的資深教授——秦懷民!
“老……老師!”林默幾乎以為自己眼花了,“怎麼是您?!”
何建設也張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攏。
秦老的身份和級彆,他們很清楚,那是服師級待遇的專家、著名學者,怎麼會屈尊來到他們這個剛剛草創、地處偏遠的正團級研究所,擔任一個副所長(副團職)?
這簡直是斷崖式的“下放”啊!
“怎麼?林默,聽你這語氣,不歡迎我這個老頭子?”秦懷民教授看著兩人驚愕的表情,不由得笑了起來,打趣道。
“歡迎!當然歡迎!一萬個歡迎!”
林默連忙上前,緊緊握住秦老的手,激動之情溢於言表,“隻是…隻是這太讓我們意外了!老師,您這…您這實在是太屈才了!”
林默這話是發自內心的,秦老的學術地位和待遇級彆,遠遠超出一個正團級研究所副所長所能提供的平台。
秦懷民教授擺擺手,示意林默和何建設坐下,自己也坐了下來,神色變得稍微嚴肅了一些,但語氣依舊平和:
“屈什麼才?林默啊,你小子就彆跟我來這套虛的了。我之所以向組織主動請纓,要求來給你當這個副手,還是有原因的。”
他伸出三根手指:“這一嘛,確實是對你小子的設計理念和搞出來的那些東西感興趣。”
“HEX炸藥就不說了,‘紅箭1’的設計思路,還有你前兩天和我電話裡時提到的那個81式槍族的構想,都讓我這老頭子覺得眼前一亮,很多想法甚至顛覆了我過去的一些認知。’
“待在大學裡,理論多,但像你們這樣能快速將想法變成現實利器的地方,更有吸引力。我這把老骨頭,也想跟著你們再折騰折騰,做點實實在在的東西。”
“這第二嘛,”秦老笑了笑,帶著一絲自嘲,“我在學校那邊,帶的研究生也出師了,大的科研項目暫時告一段落,算是半休養狀態。”
“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出來發揮點餘熱,給你們把把關,看看攤子,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彎路,我覺得這挺好。”
“至於這第三嘛。”秦老的神色鄭重起來,“也是最重要的。上麵對於你們紅星廠,對於你,對於HEX和‘紅箭1’所代表的潛力,重視程度超乎你的想象。”
“派我來,固然有我個人意願的成分,但更體現了總部希望這個研究所能快速、穩健走上正軌的決心。’
“我一個老家夥,經驗多一些,人脈廣一些,有我在,很多協調工作、方向把握,能省去不少麻煩。說白了,就是來給你保駕護航,當個‘壓艙石’的。”
秦老的一番話,坦誠而深刻。
“老師…謝謝您!真的太感謝了!”林默不知道說什麼好,隻能再次緊緊握住老人的手。
有何建設這樣的老軍工負責生產管理和內部協調,再有秦老這樣德高望重的權威專家坐鎮把握技術和方向。
他的研究所領導班子,算是直接成了。
可以馬上邁開步子大步前進。
“行了,客套話就不多說了。”秦老爽朗地一笑,“以後就是同事了,還是你的副手,工作上,你儘管安排。生活上,給我找個安靜點的住處就行。”
“咱們抓緊時間,談談正事,研究所剛起步,千頭萬緒,你最著急的是什麼?”
林默也不矯情,立刻切入主題:“老師,您問到點子上了,我們現在最缺的,就是人!高水平的研究人才!”
“現有的技術力量,維持現有生產和跟進81式項目初期工作已經捉襟見肘。”
“要想真正開展前沿研究,應對更多未來項目,必須儘快引進新鮮血液,而且是高水平的血液!”
“嗯,你說得對,人才是根本,不然一切都是空談。”秦老點頭表示讚同,“你有什麼想法?麵向高校?還是從兄弟單位挖人?”
“我有一個初步想法,正想和您商量。”林默目光炯炯,“我想去高校要人!特彆是京華大學!”
“京華大學?”秦老微微頷首,“這是個好主意,基礎紮實,畢業生素質普遍較高。”
“你想怎麼要?現在還是國家分配製,我們可以直接向學校和主管部門打報告,申請多分配一些相關專業的畢業生過來。”
“以研究所現在正團級的建製和受重視程度,加上我這個老麵子去打個招呼,多要十幾個優秀畢業生過來,問題應該不大。”
秦老提出的這是當前最常規、也最穩妥的操作方式。
憑借他的影響力和研究所的級彆,確實有很大可能爭取到一批優質的分配名額。
然而,林默卻緩緩搖了搖頭:“秦老,您說的這個方法固然好,也能解燃眉之急。但是,我有兩個顧慮。”
“哦?你說說看。”秦老頗感興趣地看著他。
“第一,”林默分析道,“現在是恢複高考後的初期,大學教育剛剛重回正軌不久。”
“雖然京華大學這樣的頂尖學府生源質量依舊很高,但連續幾屆畢業生的情況不儘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