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學生可能基礎非常紮實,是真正的人才苗子;但也可能存在部分學生因為特殊時期的影響,基礎相對薄弱,或者並非真正熱愛科研,隻是按部就班完成分配。”
“如果我們隻是籠統地要一批分配名額,很難保證來的都是我們最急需的、最具潛力的頂尖人才。”
秦老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嗯,你說的這種情況,確實存在。師資、生源都經曆了一段動蕩期,水平有參差是客觀事實。那你的第二點呢?”
“第二,”林默繼續道,“我們現在的研究所,草創之初,百業待興。”
“我們需要的人,不僅僅是成績好、有文憑,更需要有強烈的求知欲、紮實的動手能力、敢於創新的思維。”
“以及最重要的——耐得住寂寞、願意紮根三線軍工事業的決心和情懷!這種特質,很難通過一紙檔案和分配通知看出來。我們需要親自去篩選,去識彆。”
秦老聽著,眼神越來越亮,他欣賞林默這種不因循守舊、追求精準的做事風格:“所以,你的意思是?”
“我的想法是,”林默身體前傾,語氣堅定:
“我們不能坐等分配。我們要主動出擊!向部裡和學校申請,允許我們研究所,在京華大學等相關高校,舉行一場專門的、小範圍的招聘選拔!進行雙向選擇。”
“由我們研究所派出考核組,包括您和我,親自去麵試、筆試,甚至可能的話,增加一些簡單的實踐操作考核。”
“我們要像沙裡淘金一樣,親自挑選出那些最適合我們、最有培養潛力的好苗子!哪怕一年隻能招到幾個真正頂尖的,也比盲目接收十幾個平庸的強!”
這個想法,在當時完全由國家統一分配工作的體製下,無疑是相當大膽和前衛的。
這相當於在計劃經濟的鐵板上,試圖撬開一道自主選擇的口子。
但也不是完全沒機會。
據林默所知,早在80年代有些京都高校就已經開始有預備的進行雙選了個例如京都工業大學。
所以這個時候提出招聘篩選,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秦老聽完,沒有立刻表態,而是沉吟了片刻,手指輕輕敲著桌麵。
他不得不承認,林默的想法極具遠見,更能精準地滿足研究所初創時期對高端核心人才的急切需求,但這其中的難度和阻力也不小。
“想法很好,甚至可以說是超前。”秦老緩緩開口:
“但是,林默,這需要打破現有的分配慣例。我們需要一個非常充分的理由,去說服部裡和學校的領導,畢竟,這涉及到政策層麵的問題。”
“理由就是我們的特殊性和緊迫性!”林默顯然已經深思熟慮,“HEX炸藥和‘紅箭1’項目屬於高度機密,對人員的政治素質和專業能力要求極高!”
“研究所承擔的是前沿武器裝備研發重任,常規的分配機製難以滿足這種特殊需求!我們可以將此作為一個試點。”
“如果成功,或許能為其他特殊軍工單位的人才選拔提供新思路。而且,有您老出麵協調,成功的可能性會大很多。”
秦老看著林默,仿佛再次看到了當年那個在課堂上總是提出驚人見解的學生。
“好!你小子,總是能給我出點新題目!”
秦老一拍大腿,“你說得對!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這件事,我看可行!理由也很充分!”
“這樣,你立刻組織人,起草一份詳細的報告,充分闡述我們自主招聘的必要性和預期目標。”
“報告弄好後,我親自修改,然後以我們研究所的名義,聯合上報給部裡和京華大學!我這張老臉,還是能敲開幾扇門的!”
“太好了!謝謝老師支持!”林默大喜過望。有秦老這位重量級人物鼎力支持,這件事的成功率將大大提升。
“不過,林默啊,”秦老又提醒道,“即便上級批準了,我們的考核也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標準可以高,但不能有失偏頗。”
“而且要尊重學校和學生本人的意願,決不能強求。我們要的是真心實意想來乾事創業的人才。”
“您放心,老師!這一點我絕對保證!”林默鄭重承諾。
就在兩人初步敲定這場“搶人才”計劃的大致框架時,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
葉城的身影出現在門口,對林默說:“所長,趙建國主任來了,說有急事。”
話音未落,趙主任已經洪亮地笑著走了進來:
“秦老!果然是你!我一聽說總部派來的副所長是你,立馬就趕過來了!好家夥,你這可是給我們寧北送來一顆定海神針啊!”
趙建國顯然已經得知了消息,進來就先和秦老熱情地握手寒暄。看得出來,他對秦老的到來無比歡迎和高興。
寒暄過後,趙建國看向林默和秦老:“看你們倆這表情,是在商量什麼大事?”
林默便將打算去京華大學進行自主招聘選拔的想法,又向趙建國彙報了一遍。
趙建國聽完,眼睛瞪得溜圓,壓根沒想到在這個時候竟然有這種操作,但是還真彆說,特彆符合他的胃口。
他猛地一拍巴掌:
“妙啊!這主意太妙了!”
“就得這麼乾!等著分配,那都是彆人挑剩下的!咱們就得主動去搶!搶最好的!”
“報告呢?趕緊寫!寫好了我拿著去找領導!”
“咱們市工辦也全力支持!這可是咱們寧北的大事!”
聞言,林默點點頭,心中更有底了。
有了秦老的學術威望和趙建國的行政支持,應該沒什麼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