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再去逛逛。”
“順便去街上買點生活用品之類的。”
“走走走。”
…………
廠部辦公樓會議室裡,窗戶大開,電風扇呼呼地吹著。
林默、秦懷民、何建設,以及聞訊趕來的趙建國主任圍坐在一起,桌上放著切好的西瓜。
“這鬼天氣,真熱!”趙建國拿起一塊西瓜咬了一口,汁水淋漓,“不過看到這幫生龍活虎的大學生,心裡就涼快多了!”
“林默,秦老,這人我可是給你們接來了,接下來怎麼安排?總不能讓他們天天在廠裡閒逛吧?”
何建設也接口道:“是啊,林所長,各個車間都缺人手,特彆是有點文化的,是不是儘快把他們分到崗位上去?”
林默擦了擦手,神態從容,他大手一揮,說出了早已想好的方案:“不,趙主任,何廠。不急著分下去。”
“我的想法是——先學習!”
“先學習?”何建設有些不解,“他們都是大學生了,還用學啥?”
趙建國也投來詢問的目光。
秦懷民微笑著接過話茬:“老何,此學習非彼學習,他們大學裡學的是基礎理論和通用知識。”
“但到了我們軍工研究所,麵對的是具體的武器裝備研發,需要的是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需要的是了解我們所裡現有的技術基礎、生產流程、甚至是我們麵臨的實際技術難題。”
“這需要一場有針對性的、係統的‘入職培訓’。”
林默點點頭,詳細闡述他的計劃:
“對!我打算,用至少一個月的時間,親自帶頭,組織所裡的技術骨乾,給這二十一個學生進行一次集中培訓。”
他掰著手指頭數:“第一,思想教育和保密條例學習,這是紅線,咱們廠可不能搞出來機密外泄的事情。”
林默說這番話不是沒有道理。
就在戰鬥打響期間,有幾個軍工研究所或多或少出現了類似的問題。
領導直接被帶走,全廠上下查辦。
“第二,我們所的基本情況介紹,特彆是‘紅箭1’項目的研發曆程、63改步槍的技術特點、HEX炸藥的性能和應用。”
“最起碼讓他們對我們所是乾什麼的、有什麼家底,有個全麵認識。”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由我、秦老,還有馬為國、劉金山這些老師傅,分彆授課,講解武器設計思路、機械加工工藝、炸藥應用基礎、材料特性等等。”
“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結合我們實際遇到的問題來講!”
“最後安排他們到各個關鍵生產車間進行短期觀摩,直觀了解一顆子彈、一枚火箭彈是怎麼造出來的。”
林默目光炯炯地看著眾人:“磨刀不誤砍柴工。
把這一個月的基礎打紮實了,讓他們對我們所、對軍工科研有了真正的理解和認同,再根據他們的專業興趣和培訓表現,分配到具體的項目組或研究室,這樣才能事半功倍!而且——”
他頓了頓,強調道:“這第一個月,我準備親自帶他們!親自授課,親自帶隊下車間!”
聽到林默要親自帶學生,趙建國和何建設都露出了驚訝又欣慰的表情。
林默現在可是正團級的所長,事務繁忙,竟然願意花這麼大精力在一批新來的學生身上,可想而知有多重視這批學生。
“好!這個安排好!”趙建國點點頭,沉聲道,“把這幫苗子澆灌好了,將來都是研究所的頂梁柱!就這麼辦!”
何建設也明白了其中的深意,連連點頭:“我這就去安排培訓的場地和後勤保障!”
下午,在研究所臨時布置成教室的會議室裡,二十一名大學生迎來了他們抵達紅星後的“第一課”。
電扇在頭頂旋轉,窗外知了聲聲,屋內卻異常安靜,林默站在講台前,沒有講稿,隻有一塊小黑板。
他沒有從高深的理論開始,而是從剛到紅星廠的曆史講起,講它曾經的困境,講“63改”項目如何絕處逢生,講HEX炸藥的研發……
學生們聽得入了迷。
就這樣,接下來的日子,這二十一名學子進入了一段緊張而充實的“特訓”生活。
上午是林默、秦老等人的集中授課,下午是車間觀摩和老師傅的實操講解,晚上還要分組討論、完成林默布置的思考題。
紅星廠的工人們也常常能看到,他們的林廠,帶著一群同樣年輕的學生,在車間裡一待就是半天,對著機器零件比比劃劃,講解原理,或者在樹蔭下,圍坐在一起,討論著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