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沒有停下自己的演講:“很多人,都會來教你改變。
他們給你說,你得變成一個另外的一種人。
如果你強勢,他說你太凶了。
如果你軟弱,他說你太虛弱了。
如果你是這副樣子,他會說你要變成另一副樣子。
一旦遇到這樣的人,不管關係多好,都要遠離。
關係最好,沒有親近過父母的,父母又真的能強行改變一個孩子嗎?
定然是不能的,任何改變都隻能是潛移默化的。
一個人要強行改變你,就必然是要毀滅你,沒有例外。”
演講到此,已經不止是學生被觸動。
不少老師都觸動了。
一些從業多年,一直不知道為何,他明明是對那些差生一直不放棄。
那些差生卻沒有絲毫的提升,比用其它學生多幾倍的精力去管著,卻還是無法讓差生進步。
這一刻,在聽了文淵演講過後。
老師們終於的有了些許明悟,他們之前都太著急了。
一直都想著壓著差生,讓差生強行去學習。
結果自然而然,不會做到。
想要強行改變一個人,根本就是做不到的。
一個差生想要被強行改變成為一個好學生根本不可能。
那些觸動的老師,也都認真的開始聽文淵演講。
文淵卻在這個時候微微停了下來,他會想起了自己的親身經曆,一時忘記了時間。
在親身經曆當中,7歲那一年,他因為自己的成績差感到沮喪。
回到家過後,父母也沒給他好臉色,他便更加沮喪。
在之後,他的學習成績就越來越差了。
他想過去努力,也有父母的督促,更有老師的幫助,可他就是無法提升自己的成績。
堅持了全力以赴,沒過去一個月,沒有強行改變自己的成績。
從此,他的學習成績再也沒有好過。
現在想來如果不是他自己,他的父母,他的老師,想要在瞬間改變他成績差的舉動。
能持續的去改變,或許他的成績會非常的好。
可惜,人生中什麼果都有,就是沒有如果。
隨之而來的,在想到自己沒有重生,要渡過那悲催的後半生。
他就更加心酸幾分。
這次演講,說到底了,他就是結合了自己的一些親身經曆作為講述的。
他也從不相信,自己經曆的,就和其它所有人經曆的不一樣。
一個人的經曆中,其實很多都是和他人相似的。
隻要把這種經曆講出來,必然的會有一種共鳴感出現。
不用刻意的去渲染什麼?隻要把話說到彆人心底去。
文淵失神了許久,這才回過神來,這一回神不知怎的,他沒聽到那熟悉的喧囂聲了。
反而周圍幾萬人的場景裡,十分意外的露出一抹寂靜。
似乎全場幾萬人都不敢發出聲音,都在等文淵說話。
這是演講進行到一定地步後,才能產生的。
文淵卻沒當回事,隻覺得這是一種錯覺罷了,他繼續開口講:“不要以為任何東西,都是憑空而來,一輩子都不要有這種想法。
任何東西都是依靠奮鬥得到的,你沒奮鬥就能得到的東西,或許是你父母奮鬥很久才能拿到的。
你答應當一個什麼樣的人?就得去做一些事。
而不是躺著什麼都不做,隻在想象中進行。
那永遠的你或許都不會做到那些事情。
不要去羨慕彆人,彆人背後肯定有過奮鬥。
隻要肯奮鬥又有什麼是做不到的。
怕就怕你不敢奮鬥,就像我,我現在能站在這裡演講,不是因為我長得帥,不是因為我多麼與眾不同。
隻因我通過自己的奮鬥,在星概念作文大賽拿了一等獎。
難道我不奮鬥,能拿到這個獎嗎?當然不要那麼想。
我聽說過,一種天才的學說。
說一個人隻要是天才,學什麼都快,我不否認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