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師範上場的隊員名單:張飛(後衛)、馬傑(後衛)、馮曉(前鋒)、梁寬(前鋒)、徐海濤(中鋒)。
實驗中學這邊爭球的人毫無疑問選擇了揚程,而師範大學籃球隊爭球的人則是一位身高1米92的壯實男生,徐海濤。
徐海濤看到揚程跳得比他高出一個手掌的手把球勾走,他就知道今晚的籃板球有點懸了。
趙曉峰拿球突然加速運行,朝著對方籃板的左側運球。
由於韓城師範這邊有著雙後衛的存在,因此采用了“212”區域聯防。
這種防守的優點在於隊員的分布比較均衡,移動距離近。
便於球員關門把揚程這個變態擋與籃板之外,同時他們還可以相互協作,控製籃下,有利於搶籃板球和發動快攻。
但這樣的缺點卻十分明確:三分線的正麵、30°45°區及籃下是防守的薄弱區域。
經過許家笑這段時間來的訓練和腦補籃球攻防戰術,針對於這種“212”區域聯防,實驗中學籃球隊早就有了戰術方案。
三分小能手,揚程便是關鍵。
於是,讓韓城師範防守球員大跌眼鏡的揚程竟然不跑入內線,反而慢吞吞地跑到三分葫蘆頂的位置接球,於是兩個前鋒馮曉和梁寬立即收縮關門,防止對方突破上籃。
本想著揚程隻能把球傳出去的兩人,眼睜睜地望見揚程高高地跳起,一個非常標準的跳投動作把球投了出去。
兩眼仰頭看著那優美的弧度,便知道剛剛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
毫無疑問,在無人防守有著高比百七十投球能力的揚程,百分百把這三分投進了籃筐。
納尼!這暴力美的大帥哥是個三分投手,【三井壽】般的存在。
這巨大的差落,讓整個籃球場那些變得有點寂靜下來。
接著便爆出更熱烈的掌聲,甚至還有一些【籃球飛人】發燒友大喊“三井壽”。
張永年有點憋屈地朝許家笑望了一眼,見對方像隻老狐狸般朝他陰陰笑了一下,雙手拳頭緊了緊,深呼吸幾下才鬆了下來。
見到韓城實驗這邊采用傳統的“32”區域聯防,便知道韓城實驗這種防守加強了外圍防守,有利於防守外圍中、遠距離投籃和搶斷球發動快攻。
但是,他們的灰色是薄弱區域,不利於防守兩個場角的中遠距離投籃和籃下進攻,也不利於搶籃板球。
更何況他們隊的揚程竟然不站中鋒位,而是站在左上角。
想到這,張永年便跳起來,朝籃球場大喊:“DoublePost!”
被張永年調教一年多的韓城師範籃球隊的隊員立即領悟到教練的意圖,徐海濤和梁寬這兩個身高1米90以上的大個子男生立即跑進對方內線附近站位。
而張飛運著球跑向揚程那邊,而馬俊傑則默契地也向揚程那邊跑了過去,不用問都知道兩人準備以揚程這邊位置作為突破點。
張飛心想:哪怕你彈跳驚人,三分能手,難道你防守也同樣出色,老子偏偏就要過你,看你再囂張,想泡我們的校花,門都沒有。
他朝馬傑點的點頭,然後便突然加速運球跑向揚程。
花式插花和突然變向讓張飛很容易便晃過了揚程,然後向內線快速切入。
早就站在唉內線附近的梁寬見張飛晃過了揚程,便死死卡住站在他身後防守的衛國強。
在梁寬麵前兩步半急停跳投的張飛嘴角上揚,輕鬆把球投了出手,看著弧度,他十分有把握這球能進。
突然,他感到身後有個身影高高躍了起來,接著便見到一隻大手在半空把他那急停投出的籃球給抓了過去。
接著一聲巨大的籃球與手掌觸碰聲響起。
然後場外響起陣陣尖叫,為這個漂亮的攔截拿球和揚程那變態的彈跳而發出情不自禁的呐喊。
他眼裡的餘光見到站在中間位置的對方後衛飛速啟動,像風一樣跑向己方的半場。
糟糕!作為後衛,他的反應也算快,回防速度也很快,但是啟動慢了一秒多的張飛看著快他幾個身位的趙曉峰順利接到傳球,然後一個漂亮的二步半上籃。
“shit!”
懊惱的張飛緊緊抓住籃球,低罵了一句。
此時,梁寬輕輕拍了拍張飛的肩膀,低聲說:“不急!記得汲取這次教訓,趕快去發球吧!”
很快,比賽繼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