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諒站在一側,看著蕭照和裴敦複,不由得微微皺眉。
蕭照接替李適之做了刑部尚書,但卻沒有兼任禦史大夫,如此就不算是亞相。
這感覺和不讓李適之兼任兵部尚書是同樣意思。
如今朝中,李林甫是中書令兼任吏部尚書,其下李適之是侍中,蕭照是刑部尚書。
參照牛仙客沒死之前的格局,李林甫依舊大權在握,李適之即便是成了侍中,但沒有兵部在手,哪怕他性格直率,但也無法對李林甫構成真正的威脅。
原本李適之任刑部尚書兼任禦史大夫,是用來製衡李林甫的,但現在,感覺他升任侍中,影響雖然有所增加,但增加不大。
這就蕭照,他出身蘭陵蕭氏,是蕭嵩的親侄子。
蕭嵩不僅是李瑛時的太子少師,還是李亨的太子太師,即便是已經致仕,他在朝中依舊有很大的影響力,尤其戶部尚書陸景融是他的親戚。
如果加上蕭照這個刑部尚書,那也就意味著,東南一係,在朝中的影響大大增強。
皇帝在通過蕭照和陸景融,同時製衡李適之和李林甫,但不加禦史大夫,他們的影響要和不大。
所以,牛仙客死後,雖然諸般權力調動,看起來各有所得,但實際上,得的最多的人,是皇帝。
……
李隆基坐在禦榻上,目光看向禦案,最後他抬頭道:“有些事,終究要決定的。”
群臣忍不住的微微抬頭。
皇帝在說什麼?
“今年千秋節停辦吧。”李隆基一句話說出,群臣頓時震驚。
再有十幾天就是千秋節,也就是皇帝的壽誕之日,往年都是要大操大辦的,怎麼今年停了。
“陛下!”李林甫第一個忍不住的站了出來,拱手要說什麼。
李隆基擺擺手,打斷他道:“牛相為國多年,如今病逝,朕心情不好,就停辦千秋節吧,加上西域戰事,將千秋節的費用,轉為軍中所需吧。”
“陛下仁德,賢明千古。”殿中群臣齊齊拱手,心中也是驚訝。
韋諒站在無數朱紫之間,同樣讚佩的拱手,心思卻在暗轉。
如今的李隆基,才五十八歲,他還沒有昏庸到那種地步,對天下,對朝堂都還有足夠的掌握,尤其是權力平衡。
今日之事,韋諒已經隱約能窺見一些。
……
興慶門下。
達奚珣翻身上馬,同時對著韋諒麵色凝重的拱手:“韋賢弟,戌時,平康坊見!”
“弟記下了,兄長慢走。”韋諒神色認真拱手。
“駕!”達奚珣立刻騎馬朝著太極宮而去。
今日是初五,早朝之後,就休沐了,不過達奚珣要回兵部值守。
如今,雖說達奚珣和韋諒之前都有所猜測,但當真的看到李適之不兼兵部尚書的時候,兩人依舊感到有些驚愕,所以相約平康坊商量接下來的事。
韋諒今日雖不用去兵部,但他得去十六王宅,太子府,這是已經提前約好的事情。
韋諒牽著馬匹朝著宮門對麵而去。
一輛裝滿了綢緞,時令水果,新鮮糕點,還有一些玩具書籍的馬車,停在前方百丈之外。
韋祿站在馬車畔,看到韋諒牽馬而來,他立刻拱手道:“見過少郎。”
“嗯!”韋諒點頭,道:“走吧,我們去太子府。”
“諾!”韋祿拱手,轉身,馬車緩緩而動,從興慶門,往十六王宅而去。
韋諒剛要翻身上馬,就在這個時候,一輛自紫篷馬車緩緩的停在他的身側。
一道人影掀開車簾探出頭道:“韋家少郎,去十六王宅嗎?”
韋諒趕緊轉身,對著賀知章拱手道:“見過賀監。”
“不用多禮。”賀知章笑著點頭,道:“把馬交給侍衛,你和老夫一起坐馬車走吧。”
“敢不從命。”韋諒趕緊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