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韞、宋國公還有左相三人臉都綠了。
他們還在以防左都禦史病好不了,得安排人接替他的位置,結果皇上就做了安排!
裴老太爺當初是和宋國公杠上,一氣之下辭官離京,走的時候也不過正三品,十年遠離朝堂,一回來就任左都禦史,多少大臣兢兢業業,十年也升不了兩級?!
尤其裴老太爺是為自己孫兒犯案回京的!
雖然隻是暫代,可要左都禦史病重,回不了朝堂,暫代十有八九就坐穩了!
宋國公氣的夠嗆。
宋皇後被奪鳳印,對蕭韞影響頗深,再加上宣寧公主被賜婚,東梁沒準兒會要壽貞公主和親,他女兒宋南煙和謝景澤被打包送出靖北王府,接連受挫,本就影響蕭韞拉攏朝臣,現在倒好,到手的位置都保不住!
再說藺老太傅回府,直接去找藺老夫人,藺老夫人問道,“還沒用午膳吧?”
藺老太傅道,“還沒。”
藺老夫人就吩咐丫鬟讓小廚房上飯菜。
吩咐完,藺老夫人才問道,“皇上可同意讓裴老太爺再回朝堂?”
藺老太傅端茶喝,道,“不止同意了,還升了兩級。”
藺老夫人一臉驚訝,“裴老太爺遠離朝廷這麼久,能官複原職都不容易,竟然升了兩級?”
藺老太傅道,“這事確實奇怪的很,應該和靖北王世子有些關係。”
藺老夫人不解,“怎麼會和他有關?”
藺老太傅道,“方才我進宮找皇上,皇上問了我幾句很奇怪的話——”
“什麼話?”藺老夫人問道。
藺老太傅道,“皇上知道懷瑾會武功,還奇怪裴老太爺一介文臣,手無縛雞之力,怎麼會讓自己孫兒習武,還問我是懷瑾武功高還是靖北王世子更厲害……”
文武相輕。
文臣武將在朝堂上一向是互看不順眼的。
文臣嫌武將粗鄙,武將嫌文臣隻會舞文弄墨,文武全才的少之又少。
書香門第一般很少讓小輩學武的,就算學,也不過是強身健體。
連藺老太傅都才知道裴懷瑾殺了人,被押送進京,按說皇上不該知道才是,卻偏偏拿靖北王世子比較,皇上讓裴老太爺回朝堂,藺老太傅不詫異,但升兩級,直接任左都禦史,藺老太傅怎麼看都覺得這事不尋常,皇上應該不是隨便比較,定有緣故。
藺老夫人道,“懷瑾武功應該沒靖北王世子高吧?”
藺老太傅道,“這才是最奇怪的地方,一般沒人會把一個文臣孫兒和一個將軍王的兒子放一起比,何況兩人年紀還差了好幾歲。”
皇上問這話,藺老太傅人都被問懵了。
皇上沒見過裴懷瑾,便是藺老太傅,也是幾年前去廉州,見過裴懷瑾一回,皇上對靖北王世子寵愛有加,怎麼會把靖北王世子和一個沒見過麵的文臣孫兒一起比?也不知道是誰在皇上麵前幫裴懷瑾吹的牛。
就算打死了王大少爺,那也不代表武功就能和靖北王世子比啊。
其實裴懷瑾習武,還多虧了藺老太傅。
裴懷瑾過目不忘,深得裴老太爺看重,七八歲時,表現出對習武感興趣,裴老太爺不想裴懷瑾習武,但又不想埋沒了裴懷瑾的武學天賦,就在和藺老太傅往來書信裡提了一句自己的困擾。
藺老太傅知道裴老太爺困擾什麼,裴懷瑾並非裴老太爺的親孫兒,不知道是什麼人放到裴府大門前的,雖然收養了,但難保沒有認祖歸宗的一天。
表現出武學天賦,極可能他的父親是個武將,若不讓他學武,將來認祖歸宗,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男子,如何在武將世家立足?
可待在裴家,習武又顯得格格不入了些。
藺老太傅回了四個字——
順其自然。
隻要裴懷瑾願意學,就找人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