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仍然有不少評論家攻擊秋水,不過,今天的攻擊比較一般,沒有帶頭人物。隻是那個秋水在說了一句形散神聚之後,就再也沒有露麵。這讓陶元白感覺有些沒勁,也沒有成就感。這家夥寫的文章也蠻有深度的,之前還想與他大戰個三百回合呢。沒想到,剛是反擊了幾句,居然連人影都找不著了。
秋水,嗬,難怪這個筆名之前從來沒聽過。
想來僅僅隻是做文章做得好,但上升到學術性的評論時,就歇菜了。
將看完的報紙放下,陶元白拿起了青年報。
青年報與青年文藝是一家,隻不過一家是雜誌,一家是報紙。
當然,論學術思想,青年文藝要超過青年報。
但青年文藝畢竟是雜誌類型,一個星期才發一刊,所以不少人也會訂購青年報。
正要從頭開始閱讀,這時,陶元白卻是看到了一個有些熟悉的名字。
或者不算是熟悉,隻不過是剛才提到。
秋水。
這個秋水又出現了。
難道,這家夥開始回應了?
正好,就看看他怎麼說。
剛才還一直念叨著秋水呢,此時看到秋水的筆名,陶元白大是興奮。
“文以載道。”
嗬,名字取得牛叉,但這又有什麼用?
繼續讀下去。
“文章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
沒想到,這家夥的文言文功底這麼強,隨筆就能寫出如此有模有樣的句子出來。
心裡麵滴沽了一句,隻是,當陶元白試著將這一句話翻譯出來之時,陶元白卻是愣在了當場。
“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
這一句話,翻譯成白話就是:當行則行,當止得止。
散文是沒有規定所謂的章法,散文是可以怎麼散怎麼寫。但是,不管你怎麼寫,你都得符合內在的規律。如果沒有規律,沒有規則,那麼,散文就不是散文,他就真的是無病呻.吟。
屈屈一句話,不但再一次強調了“形散神聚”的散文理論,更是直接就將此前陶元白所說的散文並不需要中心思想,並不需要一個主題給破得乾乾淨淨。
=====
PS:說到做到,加更送上,這是第五章。另外,小白繼續向你們這些家夥挑戰,來吧,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50票加更一章,50票加更一章。隻要你們敢砸月票,小白就敢一直爆發。嗯,今天先到這,小白先睡了,明天我們再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