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是因為忌諱她帶回來的孩子,讓回到家裡的姑娘白白喪失了性命,為父母的為兄弟的心裡都還是邁不過那條坎。於是,隻要姑娘回來了,也不想去追究孩子的父親到底是什麼樣子,姑且幫著把孩子養大就是了。
但西蜀被擄去的姑娘,也不是每一個女子都會再次回來自己出生的地方。
據某位被送回來的女子告訴她的家裡人,她被“馬化”擄走以後,曾在山裡看見十年前自己被“馬化”擄走的姑母。
不過那時,姑母的樣子有點變化了,身上也有了毛發。她試著和姑母說話,一開始,姑母似乎認出了她,還簡單地應了幾句。後來也碰到幾次,但姑母卻不太願意搭理她了。
這次被送回來之前,她又碰到了姑母。可姑母已完全長成了“馬化”的樣子,問她想不想家裡時,姑母搖搖頭跑走了。
而且這種說法,不隻是這位被送回來的姑娘說起。類似的事情,不同的村落都發生過。
姑娘說,被“馬化”擄走的時候,隻聽見耳邊風聲呼呼作響,然後就暈過去了。
醒過來之後,到處都是高大的樹木,根本就分不清位置和方向。至於吃的東西,有山果一類的食物,也有和家裡常用的那些食物。
被它們擄去的女子,都會和他們結為夫妻。除了姑母之外,她也見過“馬化”從彆的地方擄回來的姑娘。一開始,有些姑娘不願意和“馬化”成親,但時間長了之後,也就是那麼回事。
不過,等姑娘們和“馬化”開始生活之後,如果姑娘一旦有了身孕,生下孩子之後,就會被它們送回來。
而且,和被擄走的時候差不多,聽到一陣風聲以後,也會暈過去,等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就在離家不遠的地方。
西蜀的人說,這些被送回來的姑娘,帶回來的孩子一開始還能看的出和村落裡的孩子行為舉止有點差異。但等他們再稍微長開一點,就沒有任何分彆了。
隻是等他們長大成人以後,有些孩子會像當初自己的母親被擄走時那樣,莫名其妙的就在村落裡失去了蹤影,這些失蹤的孩子有男有女。
沒有失蹤的孩子,彆人問他姓什麼的時候,他們都毫無例外的說自己姓楊,就不知道是什麼道理了。
但是,在西蜀人的嘴裡,這個“馬化”到底長的什麼樣子,卻沒有人說個明白。即便是那些被送回來的女子,對“馬化”的長相和她們這些年共同生活的地方到底是個什麼樣子,也全都是守口如瓶。
問的急了,姑娘們情願一死了之,對被擄去的事也不願再提起分毫。
乾寶在聽到有關“馬化”的事情後,也詳細的向蜀人打聽過。但得出的結論依舊如此,後來,乾寶便猜測,現在蜀中西南很多姓楊的人,估計都是“馬化”的子孫吧。
等到了明代,李時珍在撰寫《本草綱目》的時候,說過這麼一段話:“玃老猴也。生蜀西徼外山中,似猴而大,色蒼黑,能人行,善玃持人物,又善顧盼,故謂之玃。純牡無牝,故又名玃。父亦曰:豭玃善攝人婦女為偶生子。”
就是不知道,這段話是李神醫是根據乾寶的講述總結出來,還是曾經去了西蜀專門考證過。但按李先生的作風,想必是到過西蜀的,而且見到過乾寶所說的“馬化”。
因為,李先生的對“馬化”的描述,可比乾寶他們的講述要具體的多了:樣子長得像猴,但是比猴子大多了。皮色蒼黑,又善於像小偷那樣左顧右盼。
而且,李先生對“馬化”的種群也有過研判,隻有公的沒有母的,所以善於偷女人作為配偶為其傳宗接代。
更有意思的是,李先生在總結完“馬化”的事情以後,又接著說了一句“西方有獸,名啁。大如驢,狀如猴,善緣木,純牝無牡,群居要路,執男子合之而孕,此亦玃類而牝牡相反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種生物剛好與“馬化”相反,同樣是過的集體生活,但是隻有母的沒有公的,在路上碰到男人的話,會強行非禮男人,然後繁衍子孫。
這樣想來,唐僧四人遇到的女兒國國王可能是隻大猴精,不禁讓人大倒胃口。
文明的傳遞總是從腹地到邊陲。幾千年來,中原王朝一直是天朝上國,九州五服之外,諸為夷狄。
“塗山之會,諸侯承唐虞之盛,執玉帛亦有萬國。”
“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
“萬國來朝進貢,仰賀聖明主,一統華夷,普天下八方四海,南北東西。讬聖德,勝堯王,保護家國太平,天下都歸一。”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千官望長安,萬國拜含元。”
乾隆皇帝在和西方國家進行國際交往的時候,也曾說過“天朝上國,物產豐盈,本不必與外夷互通有無”。
所以,如果深入研究乾寶筆下的“馬化”,然後再把“馬化”歸於“野人”題材的話,乾寶和李先生描述的情節,或許就是另外一個國度。
就像現代的人們考證《山海經》,女兒國也好,丈夫國也好,如果把“馬化”的群體看成是丈夫國,也很有可能。
比方說中原之外住在偏遠山區或者深林裡的族群,因為生活方式與文化習慣和中原民族有著不同,也往往被視為“野人”。
但如果“馬化”是一種類人的生物,那給人的遐想就太多了。
喜歡有味道的神鬼事請大家收藏:()有味道的神鬼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