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這樣下去,朝中還有人敢發言嗎?
可是楊溥不敢,他以年邁推辭,選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行事風格。
但凡他開口,必定會有群臣附和。
可這老匹夫,“初學小子當退避三舍,老夫亦讓一頭地。”
正統十年,正月十九。
朝堂清洗計劃,已經進行了大半年有餘。
人數之多,錦衣衛的牢獄快要裝不下了。
有一位正義人士,名叫王永,他是錦衣衛獄卒,見過太多冤假錯案。
他明知蚍蜉撼樹,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王永列出王振的十宗罪,粘貼在順天府的大街小巷中。
後來,又去王振侄子王山家中揭發其罪,最終被錦衣衛當場抓獲。
負責帶隊之人,正是宋銘。
過去大半年時間的錦衣衛生活,完全與想象中不同,可以說毫不相關。
為什麼壞人得不到嚴懲?為什麼好人就要被枉死?
他不明白。
最讓宋銘難受的是,他被迫為虎作倀,成為王振手下的一把刀。
現實與理想有著天壤地彆,讓他開始質疑,加入錦衣衛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
王永在揭發王振罪行之前,他曾經來找過同是錦衣衛百戶的宋銘。
他希望對方能與他並肩作戰,一起反抗王振殘酷戾政。
可是,宋銘退縮了,他權衡利弊之後,選擇袖手旁觀。
他這樣做並沒有錯,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
好不容易,茂州宋氏得到郕王殿下的欣賞,家族複興就在眼前。
他不想牽扯進權力鬥爭的旋渦,選擇明哲保身。
因為宋銘知曉,若是此刻站出來與聖上身邊的大紅人公然叫板,他自己死沒關係,最擔心會連累到郕王殿下。
郕王殿下,對宋氏,有莫大的恩情,他不能恩將仇報。
隻是,自從得知王永被刑部坐以妖言惑眾之罪,秋後問斬,而聖上下令當即處以磔刑。
【磔刑:割肉離骨、斷絕肢體、最後割斷咽喉。】
宋銘總是在半夜被噩夢驚醒。
“宋銘,我果然看錯了你!”
“你與王振,屬一丘之貉!”
夢中,無論他怎麼解釋,王永的鬼魂就是不聽。
宋銘感覺自己的良心備受煎熬,他時常在想,如果當時做出了與現在不一樣的決定,結局是否會改變?
夜夜失眠,加上胡思亂想,讓他無心工作,隻好告假還鄉一段時間。
......
喜歡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請大家收藏:()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