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十一年,正月十八。
“王振,那幾個臣子,可有處理?”
“回爺爺,事已辦妥。”
朱祁鎮淡淡的點頭。
兩人提到的幾位臣子,俱是先前朝堂哭喪之人。
朱祁鎮對於那群不聽話的臣子,從來都不會心慈手軟。
王振,就是他最好的一把刀。
先前關於楊稷之事,那時候朝堂有幾個顯眼包,在那裡哭得稀裡嘩啦,一直說著“楊首輔,臣等對不住你”這種話。
朱祁鎮聽了心煩,最終一揮衣袖離開,隻留下一句“不必覆奏”。
當時哭喪的臣子大約有七八人,稍微有點職位的,他沒有動,也不敢動。
於是,賜權讓王振掌管東廠、錦衣衛,對那幾個臣子進行血洗。
“先斬後奏,皇權特許”,在此刻體現得淋漓儘致。
後來,朱祁鎮一高興,便大加賞賜司禮太監)王振,並授予王振的侄子王林,錦衣衛指揮僉事。
以及太監錢僧保的侄子錢亮、高讓的侄子高玉、曹吉祥的弟弟曹整、蔡忠的侄子蔡革副,四人皆為錦衣衛千戶。
僅僅是大範圍賜職,倒還好,關鍵是,朱祁鎮竟然讓這群太監的親戚可以世襲官職?
大明的宦官世襲官職,從正統十一年開始。
前有明宣宗設立內書堂,讓宦官從此有了讀書學習的機會。
後有明英宗立宦官世襲,進一步加強宦官的權勢地位。
大明之所以會出現那麼多呼風喚雨的太監,可能它們的權勢不如漢唐,但是它們的文化水平,絕對是曆朝曆代的巔峰。
這兩父子,真的會玩,不好評價。
......
由於“三楊”死了兩個,隻剩下一個年老體衰的楊溥。
再加上沒有了張太皇太後的束縛,朱祁鎮逐漸掌控皇權。
他最信得過之人,便是王振。
而且王振辦事,確實讓人省心,於是被賜予的權力越來越大。
人的野心一旦膨脹,便一發不可收拾。
王振以權謀私,對不願意“配合工作”的臣子,進行血腥清洗。
本來,朱祁鎮隻是給了他一個名單,讓他去處理。
結果王振拿著雞毛當令牌,隻要看一人不爽,不管你有罪沒罪,當天晚上錦衣衛就會上門送溫暖。
對此,朱祁鎮選擇睜隻眼閉隻眼,或許他以為,大家都害怕錦衣衛,換言之,就會畏懼他這個皇帝。
這對於他徹底掌控朝堂話語權,形成專製局麵,有莫大的幫助。
楊溥是個老實人,史書評價其品性“謙恭淳謹”。
說好聽點,就是行事謹慎,說得難聽點,便是膽小怕事。
王振在朝中橫行霸道已有數月,朝中大臣敢怒不敢言,生怕開口,就會被錦衣衛優化。
於是,有大量臣子找到楊溥,希望對方可以出麵,去向聖上上諫。
王振確實做得有些過了,誰都看不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