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淒然一笑,義無反顧的拿著弓衝過去與也先扭打在一起。
“竟敢傷我?”
本來站在一旁看戲的也先,被一頓抽打,臉頰劃破流血,他憤怒的一刀捅向薛綬。薛綬臨死前,死死的揪住也先的頭發。
“給我砍斷他的雙手雙腳!”也先被徹底激怒,他不斷的捅刺。
薛綬聽得懂也先的草原語,不堪屈辱的他,用儘最後一絲力氣,直接飲劍自刎。
“???”
也先皺眉,自殺就能不被肢解嗎?
於是他親自上陣,將薛綬的屍體大卸八塊,以報心頭之恨。
末了,他從甲胄裡,發現有一塊銘牌。
“薛綬?姓薛的?”
再觀樣貌,也先恍然大悟。
元末明初,一些忽必烈的嫡係子孫,歸附明朝,以開國皇帝的蒙古稱號“大蒙古國薛禪汗”為漢姓,自稱薛氏。
明太祖朱元璋曾賜歸順的元朝貴族托果齊名諱,“薛台”。
就連也先的父親脫歡,也曾被明宣宗賜姓名“薛斌”。
也先一看到這個“薛姓”,他就明白了。
原來這人跟自己是老鄉,祖籍同是草原。
“此與吾同類,故勇如此也。”也先重重的歎息,若是早知道,留著不殺,或許還能成為自己手下的一名勇將。
薛綬也是勇猛,在開局不0的戰績下,硬生生靠著軍事才能,拚掉了兩萬瓦剌兵。
可惜了,可惜了。
......
沒過多久,朱祁鎮就收到了戰敗的消息。
吳克忠、吳克勤、朱勇、薛綬等將領,皆英勇戰死。
不少文臣武勳趕緊上諫:“萬歲,此處凶險無比,當儘快回京。”
這時候的朱祁鎮終於開始害怕了,便與一群武勳商量著回京路線。
英國公張輔沉聲道:“萬歲,臣以為,當聚集宣府,隨守城衛與瓦剌決一死戰。”
這時候就有人反駁了:“如今韃賊竟入鷂兒嶺,不知宣府可有失守,當繞道而行。”
張輔嗬斥道:“宣府與京師唇亡齒寒,若是失守,早有彙報!”
朱祁鎮卻擺擺手說:“英國公,朕意已決,就去懷來吧。”
此處距離宣府,其實挺遠的,來不及去打探軍情了,趕緊跑路才是。
吳克忠率領三萬官軍,朱勇、薛綬率領四萬官軍,逃出生天者萬中無一。
可以推斷,敵軍兵力肯定比四萬要多。
萬一,宣府已經陷落,再去的話,豈不是羊入虎口?自己送人頭?
朱祁鎮覺得,嗯,言之有理!
宣府在懷來城的西北麵,若是去宣府,就意味著要多走幾十公裡的路程。
他如今不再想裝逼了,而是想要儘快回京。
改日再來裝!不對,改日也不來了!
於是,朱祁鎮同意了一眾大將的建議,改道“懷來”,再一路南下回京。
車隊立刻啟程,沒有逗留片刻。
萬萬沒想到,前去打探軍情的塘騎兵回複道:“懷來已陷落。”
這是好消息,也是一則壞消息。
好消息是,懷來城都陷落了,估計宣府凶多吉少。
壞消息是,不能路經懷來城補給。
如今都八月十二日了,將士們的口糧隻預發了一個月,所剩無幾,距離京師,還有很長一段路程。
什麼糧草的不重要,主要是朱祁鎮自己餓呀。
等到群臣出門後,朱祁鎮憤怒的將東西摔得一乾二淨。
“一群庸將!待朕回京,定饒不了你們!”
......
八月十三日,軍隊抵達土木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土木堡在懷來縣的東南部,這是故意繞開的。
而土木堡呢,看這名字,不要以為是一個軍事重地,其實就是一個驛站。
在明兵部輯軍事著作《九邊圖說》中,標注的是“土木驛”,而非“土木堡”。
《九邊圖說》標注
雖然《九邊圖說》成書於隆慶三年,但是可以窺探,自明初以來,從來沒有把這個地方當做兵家之地。
因為建設一個軍事要地需要投入大量資本,通常不會輕易撤銷的。
朱祁鎮很謹慎,他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先安排司設監太監吳亮,去“相度地勢”。
或許是覺得,土木堡這地方,地勢較高,易守難攻,應該是一處安全之地,於是在這裡駐紮了。
然而,他們沒想到,這個糟糕的決定,竟是敗局的關鍵。
正是因為地勢較高,所以士兵們掘地二丈有餘6米以上),始終挖不到水源。
人和馬,不喝水的話,會死的。
後來發現,南邊十五裡外,有一條河流,但是發現有瓦剌兵,取水之人,連忙灰溜溜的回來。
朱祁鎮滿目震驚,壞了,什麼叫轉角遇到愛?
真要找你的時候,你不在,現在就突然冒了出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在南邊的那批瓦剌兵同樣一愣,他們估計也沒想到,會在這裡遇到明軍,這不趕緊去彙報?
也先聞知,大喜,於是連夜安排先頭部隊,從土木堡附近的麻峪口進攻。
守護麻峪口的都指揮郭懋奮力抵抗,結果震驚發現,整夜敵軍的人數,在不斷攀升?
第二天,朱祁鎮趕緊讓軍隊啟程。
但是四麵楚歌,時不時有瓦剌騎兵在周邊虎視眈眈,嚇得朱祁鎮趕緊讓軍隊停止前進。
擺在他麵前的,有三大問題。
第一,敵軍到底有多少人?
第二,沒有水喝,怎麼辦?
第三,這可是野外平原啊。
前去探視的塘騎兵,無一例外都被無聲無息的誅殺,更是引起恐慌。
加上一天沒喝水了,眾將士饑渴難耐。
英國公張輔連忙獻計:“萬歲,臣懇請,立即出兵,迎戰瓦剌,速戰速決,不宜拖延!”
現在隻是渴了一天,若是被圍困數日,估計瓦剌都不用動手,明軍這邊自己都頂不住。
朱祁鎮覺得,言之有理,於是安排張輔帶著兩萬兵馬,前去打頭陣。
......
也先混跡在附近,他看到明軍居然有二十多萬人,自覺不敵,於是趕緊讓手下退讓,不可硬拚。
然而,誰也沒料到,王振這小子,臨死前坑了朱祁鎮一把。
因為他饑渴難耐,於是假傳聖旨,讓大部隊南下移營,先取得水源再說。
張輔也是沒想到,自己在前方開路,結果後麵脫節了。
也先一看明軍的陣型開始混亂,當機立斷,就從四麵八方奔襲而來。
......
喜歡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請大家收藏:()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