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武勳的詭計_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9章 武勳的詭計(2 / 2)

在過去,負責調兵遣將的五軍都督府,多名高層在土木堡中,不幸犧牲,近乎團滅。

【中軍都督府左都督,英國公張輔,戰死。

右軍都督府右都督,成國公朱勇,戰死。

前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泰寧侯陳瀛,戰死。

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駙馬都尉井源,戰死。

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平鄉伯陳懷,戰死。

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遂安伯陳塤,戰死。

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修武伯沈榮,戰死。

前軍都督府都督僉事,永順伯薛綬,戰死。

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安平伯曹鼐,戰死。

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武進伯朱冕,戰死。】

這一排排血淋淋的犧牲名單,讓人看了之後,觸目驚心。

如今的五軍都督府,已經成為一個空殼,無人可用,無將可擔此重責。

死的高層有很多,中低層將領更是數不勝數。

“土木堡之變”,評價是“嚴重削弱大明軍事實力”,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

培養一名士兵,大概需要三個月的訓練時間。

而培養一名將軍,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時間,還要親身參與指揮作戰,有功績者才能上位。

當然,上述多名五軍都督府的高層將領,絕大多數是承襲繼承父輩的爵位。

但是不能說明,他們都是混吃混喝的庸才,所謂將門無犬子。

為了應對將要發生的“京師守衛戰”,朱祁鈺不得不重新啟用那群棄城逃跑的將領,如楊洪、楊俊、石亨等人。

這是無奈之舉,隻能臨時委任他們,將功贖罪。

“升楊洪昌平伯。”

注意用詞,是“升”,並非“封”。

在《明實錄》中,常有“升爵”和“封爵”兩種說法,所謂“升爵”,多為給予武勳爵祿,而不給封號、勳階,未明確子孫可以繼承,也沒有提及誥券頒賜。

這隻是皇帝一種臨時的激勵政策,本質上屬於非常規賜封。

因此,不要再質疑,為何楊洪等人犯了這麼嚴重的軍事犯罪,非但沒有懲罰反而封爵這種做法,其中的合理性了。

你若是站在朱祁鈺的立場去想問題,或許你也會這麼做。

......

任用於謙,同樣是被逼無奈。

楊洪等將,不小心捅了這麼大的簍子,他們還敢大聲說話嗎?

本該指揮作戰的將領,無一人敢站出來,隻有於謙這個文臣,他願意以身家性命相賭。

換作你是皇帝,該怎麼辦?

這一世,依舊是於謙作為主帥,製定守城戰略。

不同的是,本該鎮守順天府九大城門的將領,從石亨、陶瑾、劉安等人,更換成朱祁鈺親自培養的宋氏。

這是一個非常冒險的行為,朱祁鈺卻無比有信心。

對於這群不知道從哪裡突然冒出來的年輕人,於謙當然不會同意,國家興亡在即,豈能將隨意托付?

他多次前往乾清宮,跟皇帝據理力爭,然而,全被駁回。

理由很簡單。

“石亨等將,先前敗績棄城,朕擔憂,他們與韃賊私通,不可不防。”

“宋氏兄弟,身家清白,且年少時與朕陪讀,了解甚多,用人不疑也。”

於謙不認可,連續半個月在乾清宮堵門,搞得朱祁鈺煩躁得不行。

後來,還是陳循親自拉住了他,勸他不要頂撞君父。gb,要麼彆乾!要乾,就不要那麼多意見!”

於謙無可奈何,隻能吞下這口氣。

不過,他要與皇帝約法三章,如果這幫宋氏兄弟無才無德,將不會將守城重任交予他們。

朱祁鈺氣笑了,你小子真是頭強驢,還敢跟皇帝談條件?

但凡換一個皇帝,你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

當於謙第一次知道,要讓宋氏兄弟鎮守京師九直門的時候,其實他是拒絕的。

因為他覺得,你皇帝不能叫我排,我就馬上排,第一次,我要試一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又不想說,派人去鎮守城門,一群毛頭小子是因為關係上位,最終導致——

“duang~”,城門失守了,京師淪陷,大明亡國,重現“靖康之恥”......

結果百姓們就出來罵我,根本沒有這種人才,都是一群乳臭未乾的小子,根本不像皇帝吹的那麼厲害。

假的,都是假的。

於謙就說:“陛下,你要先給我試一下。”

結果,一個月下來之後呢,開始真香。

從一開始,宋晟等人接受的教育就是現代化軍事思想。

並不是說現代思想一定會領先古代的,但是,毫無疑問,現代軍法就是集大成者。

舉個例子,古代練兵往往依賴將領的經驗和個人能力,且循規蹈矩,缺乏係統化的訓練方法。

而現代練兵呢,結合了心理學、管理學等一係列科學理論,製定了完善的訓練和管理製度,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初,於謙是不相信的,他非常看不起這群侃侃而談的年輕人。

於是便讓宋晟與老將楊洪進行比試,大家隨機抽選一百名從未參軍過的百姓,集訓一個月,看看成果。

萬萬沒想到,宋晟訓出來的兵,不僅在身體上更加強壯,而且心理承受能力強,在戰場上能做到隨機應變,又不會脫離目標,私自行動。

在模擬作戰中,宋晟隊僅以三刻鐘的時間,就以極低的戰損,占領了楊洪隊的山頭,取得完美勝利。

給人的感覺是,楊洪的兵絕大部分都是牽線木偶,將領布置一個戰術,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其餘時間都在擺爛掛機。

他們不會思考,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作戰目標是什麼?

當然,這可能與楊洪的個人統帥風格有關,他不需要士兵們有自己的想法,隻要聽話就行。

太聽話的結果就是,慘敗。

於謙全程觀看演練過程,他眉頭緊皺,似乎猜到了邊關慘敗的原因。

“這群邊將,在搞軍事獨裁!”非常危險的信號。

當一個士兵從心理到生理上,習慣了聽從一個將領的安排,很大概率會無視其他人的指揮。

比如說,皇帝。

楊洪不小心暴露了他的秘密,或許,不止是他一個人這麼做。

因為明朝武勳的爵位是子孫繼承的,許多武勳家庭,或許一輩子都隻在一處鎮守。

久而久之,會產生什麼後果?

這不是在變相的,搞唐朝“節度使”那一套?

於謙覺察到不對勁,他立即上奏皇帝。

......

喜歡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請大家收藏:()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驚溟俠記 勢師 穿越七零,強撩科研大佬拐帶仨娃 戰國小大名 神醫下山:美女總裁非我不嫁 刺客與書生 逼我做妾?我掀了破落國公府 熟透 渣夫下跪也沒用,你小叔叫我回家 影帝高冷捂不熱?那就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