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批新幣,運用了全新技術製作。
天下紙張千千萬,絕大多數都是由木頭麻紙)和稻草宣紙)製造而成。
朱祁鈺反其道而行之,他將原材料定為棉花和亞麻。
棉花和亞麻,本來是衣物的主要原料,很多人都不會想到。
不過,想法很好,研發過程卻困難重重。
棉花由於纖維本身足夠鬆散,處理不難,主要是亞麻。
首先,將亞麻莖浸泡水中約1~2周),利用微生物分解膠質,剝離纖維。
其次,用草木灰水將處理後的亞麻莖煮沸1~2小時,去除木質素和果膠。
然後,用石臼、木槌將纖維與水混合捶打,直至形成絮狀漿料類似稀粥狀)。
接著,在漿料裡添加膠料如仙人掌汁、黃蜀葵膠)改善纖維結合力,還有其他特殊纖維、金屬以及顏料。
後麵的製作工藝,跟其他紙類似,就不一一贅述了。
棉麻紙相較於麻紙和宣紙,韌性好,且紙張強度高。
現代紙幣,¥用95的棉+5的亞麻製作而成,用75的棉和25的亞麻製作而成,用100全棉製作而成。
當然,在古代肯定不能百分百複刻出現代紙幣的質感,隻要比麻紙和宣紙的質感好,就足夠了。
除了紙張的製造運用新技術,還增加了防偽標識,如凹版印刷技術,熒光印章。
天然熒光材料,有螢石,磷光貝殼,以及各種植物提取物。
朱祁鈺這個完美主義者,他直接全加進去。
螢石,就是夜明珠,化學名稱為氟化鈣,在紫外光下,會呈現出藍綠色熒光。
將螢石粉經過細磨過篩,與少量朱砂混合,調節顏色,再加入蜂蜜和魚膠調製成糊狀,陰乾後成為印泥。
磷光牡蠣貝殼,煆燒後研磨,與蛋清調和,在印章上方再塗一層。
如此一來,既可在白天會發出藍綠色的熒光,到了夜間,也可以看見微弱磷光。
無論交易時間,是什麼時候,都能分辨新幣真偽。
如果在室內,紫外線不是很強烈的情況下,也可以點燃紫草油燈顯現熒光。
新幣的尺寸,與以往的寶鈔大有不同,倒是跟現代百元紅鈔的一樣大小,即長度15.5厘米,寬度7.7厘米。
由於景泰幣整體紫色為主,被後人又稱之為“紫幣”。
......
回到現實。
看見陳循收到五張新幣,有人震驚,有人茫然。
五張?豈不是說,五百兩到手了?
好家夥,分紅這麼頂的嗎?一個月的分紅,就相當於一年的年俸了?
陳循也驚呆了,他雙手顫顫巍巍的,有點抖。
幸福來得太突然,真的,不知道該用什麼表情,該說些什麼話。
他隻能用虔誠的跪拜,以此來感謝君父恩情。
陳循缺錢嗎?怎麼可能不缺啊?
他又不做貪官,每年五百兩看似很多,實際上一點都不經用。
府裡有傭人吧?有一妻二妾吧?有七八個子女吧?
這麼多張嘴,吃飯都不夠用,隻能說勉強。
正一品和正二品的年俸相差不大,僅有五十兩差距,你看於謙過得那麼拮據,就知道陳循的日子也不好過。
【本來想寫,新幣用賽璐珞塑料製作而成的,然後去查了下資料,認真學習三個小時,結果發現,我一個文科生,真的很難理解理科化學。隻能先這樣了,後補。】
.......
+++++++++
內閣首輔領完之後,就輪到六部尚書了。
當工部尚書石璞和戶部尚書金濂上去的時候,宋七小聲跟他們說。
“陛下說了,你們還有,比他們多。”
“???”兩人笑容一滯。
都是老油條,懂得表情管理,很快就收斂起狂喜。
眾人發現,怎麼所有人都發了五張新幣啊?不應該是,按照官位高低,分紅數額就不一樣嗎?
朱祁鈺解釋道:“因為今天是首次分紅,一視同仁,算是給大家的福利。”
原來如此,眾人恍然大悟。
同時,心情複雜。
自己何德何能,竟然能跟內閣首輔、六部尚書這群大佬,領同樣的工資呀?
“唉,使不得,使不得,實在是受之有愧呀。”他們一邊心裡慚愧,一邊伸出手來。
本來,分錢大會應該是開開心心的,結果,又是於謙站出來唱反調。
“陛下!嗟來之食,臣,不要!”
“???”
此話一出,震驚全場。
不是哥們,什麼“嗟來之食”?你三十七度的嘴,到底是怎麼說出如此冰冷的話?
於謙義正言辭的哼道:“天衣閣有所收獲,臣當然替陛下高興。”
“可是,臣分明什麼都沒做,卻要安然分割來之不易的盈利。”
“臣,做不到!”
壞了,其他已經領到錢的大臣,覺得這錢真他媽燙手啊。
於謙,哎喲,你乾嘛呀?
這時,內閣首輔陳循也站了出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