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抬手,殿下群臣終於停止了喧囂。
他們還以為皇帝聽進去了,沒想到,朱祁鈺隻是給王騰一個眼神,讓他繼續念下去。
“始皇帝嬴政,並吞八荒,混一六合;經緯天地,肇建皇極;廢諸侯而立郡縣,同軌文而製度量;百代皆行秦政法,萬世永賴帝業基。”
群臣目瞪口呆:“???”不是,還能這麼誇的嗎?
他們剛想反駁,卻看到倚靠在龍陛旁邊紅柱的東廠總管宋七,抽出腰間手槍,轉了幾圈。
連忙欲言又止,老實了。
“漢武帝劉徹,奮揚威武,北逐匈奴;恢拓疆宇,南收閩越。興太學以崇儒術,通西域而耀漢威。德澤流於四海,功業冠於百王。”
“!!!”
壞事,這完全就是一頓猛猛誇,絲毫沒有提及過錯呀?
“漢昭烈帝劉備,紹炎劉之嗣,延漢祚於既頹;弘仁德之風,勵君臣以魚水。雖偏安一隅,而正統攸歸。”
“隋文帝楊堅,平南北之裂,啟開皇之治;革九品之弊,立三省之規。儉以養德,勤以思政,隋唐盛業所基也。”
有一說一,楊堅也是個負麵教材。首先是奪位手段不光彩,篡奪外孫帝位,雖然名義上是禪讓,但懂得都懂。再加上“二世而亡”,唐朝又那麼牛逼,就注定了他的名聲不會太好。
“唐宣宗李忱,繼中唐之弊,振貞觀之風;杜宦官之專,恤黎庶之苦。小太宗之譽,豈虛言哉?”
李忱即位前目睹宦官弑君唐敬宗、唐文宗),登基後雖未徹底鏟除宦官勢力,但通過巧妙製衡減少宦官專政的亂象。
史料記載,李忱“精於聽斷,勤於政事”,常批閱奏章至深夜,甚至微服私訪民間疾苦。
軍事上,大中三年849年),趁吐蕃內亂,命張議潮收複河西走廊十一州,這也是晚唐時期最大的軍事勝利。
後人對唐宣宗的評價很高,被譽為晚唐黑暗中的一抹光。
......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起朔漠而創遼業,定漢製以安華夷。雖北朝之君,實天命所眷。”
耶律阿保機立朝之後,創立了“以國製治契丹,以漢製待漢人”的南北麵官製。
征服河北、遼東後,並未強製遊牧化,而是鼓勵農耕,減輕賦稅。
以漢字隸書之半增損之,創製契丹大字。
尊孔崇儒,吸收漢人官僚。
“金世宗完顏雍,踐位中原,行仁儉之政;尊孔崇儒,同華夏之文。世稱‘小堯舜’,夷君之罕儔也。”
完顏雍延續了延續了金熙宗以來的漢化政策,完善官僚體係,重用漢人官員。
下詔“禁權家冒占官地”,禁止女真貴族強占漢人土地。
大定年間多次減免河北、山東賦稅,鼓勵農耕,使金朝經濟達到鼎盛,史稱“大定之治”。
等等,彆看誇得那麼多,事實上,《金史·選舉誌》:“漢人進士雖多,不得過女直之數。”
詔令雖然頒布了,但是並未嚴格執行,屬於是說一套做一套。
朱祁鈺之所以選他,是為了給以後自己的行為找一個合理的借口。
最新占領的北疆區域,你得安撫那群牧民。
先將遼金兩朝的君主納入曆代帝王廟,承認遼、金兩個異族王朝的正統性,散播“華夷一家親”的政治思想。
隻要你學習漢文化,那咱們就是一家人。
但是呢,朱祁鈺身為明朝皇帝,肯定會在政策上偏倚漢人的。
所以,金世宗老哥,你是我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