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祁鈺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整個宮殿的氣氛壓抑到極點。
所有人不約而同的閉上嘴巴,連呼吸都得小心翼翼。
寂靜的環境裡,隻剩下朱見濟若有若無的抽泣聲。
朱見澄下意識想要為皇兄說話,卻迎來了父皇冷漠的眼神,他嚇得連忙縮了縮脖子。
吳宛筠默默地走過去,將大孫子扶起來。
她雖然貴為太後,卻也不敢多言。
朱祁鈺閉上雙眼,強行讓自己暴躁的心情平複下來。
“朱見濟,你跟我來一下。”
到了側殿,朱祁鈺雙手負在身後,朱見濟則是老老實實的跪著,等候發落。
朱見濟出生在正統九年,朱祁鈺登基的時候,他剛好三歲。
在他五歲的時候,朱祁鈺就為他量身訂造了一係列課程。
卯時5點),奉天殿側殿旁聽早朝。
辰時7點),習武健身。
巳時9點),朗誦《資治通鑒》、《皇明祖訓》。朱元璋規定太子必讀書籍)
午時11點),食膳午休。
未時13點),經筵講學。由內閣大學士陳循教授《尚書》、《貞觀紀要》、《帝經》等治國書籍)
【明朝太子太傅通常由內閣大學士擔任。】
申時15點),格物新篇。由工部侍郎教授數理化等低級常識)
酉時17點),天文曆法、書法策論、農政水利、地理圖誌等。
以上課程表,跟原來的明朝太子,有少許出入。
必須全書背誦默寫的《四書五經》沒了,兵法韜略沒了,朱子理學沒了,琴棋書畫也沒了。
【朱棣之後,再次強化太子的軍事能力,新增了“兵法韜略”的課程,最低要求是能夠指揮作戰千人隊伍。
所以你才會看到,明朝皇帝禦駕親征的經曆,是曆朝曆代最多的。】
朱祁鈺自認為,他對太子的教育已經相對寬鬆了。
真不是他嚴格,而是明朝皇室對帝位繼承人的教育,嚴苛到變態的程度。
.......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讓太子隱姓埋名去參加科舉,如果他進不了一甲,就說明他不是一個合格的太子。
皇帝是要親審科舉殿試的,如果你自己啥都不懂,如何選拔人才?
玩弄權術的前提是,你要爭論得過那群大臣,如果大臣三兩句話就把你懟得啞口無言,你怎麼辦?
破罐子亂摔,仗著你是皇帝,哪怕理虧也要強製執行嗎?有沒有考慮過這麼做的後果?
你以為的皇帝:坐在龍椅上威風凜凜,一言九鼎,大臣們跪伏聽令,天下莫敢不從。
實際上的皇帝:困於權鬥、財政與祖訓之間的"頂級囚徒",喜怒哀樂皆受群臣掣肘。
也許有人會說,老子都是皇帝了,還需要舔文武百官的屁股,聽他們說三道四?
皇權的本質是平衡,而非任性。
有沒有一個皇帝,我行我素,絲毫不聽大臣上諫的,但凡有人反對,舉起屠刀就要殺你全家?
有!他就是隋煬帝。
楊廣滅門高熲,滅族賀若弼,虐殺薛道衡,屠殺崔君肅全家......
617年楊玄感造反時,舊臣紛紛倒戈。618年宇文化及兵變,縊殺楊廣的正是這些被害者的舊部。
屠刀也許能暫時堵住諫言,但最終會斬斷自己的脖子。
口嗨幾下就好了,真讓你這麼做皇帝,相當於把脖子伸過去,送給彆人正當的造反理由。
等到了兵臨城下的那天,你會發現眾叛親離,一個個文武大臣集體倒戈,給敵人主動開門迎接。
哪怕現代的公司老總都不敢這麼任性,動不動就罵人,讓人滾蛋。如果有,他的公司絕對辦不久。
朱祁鈺也就是一開始為了清洗文官集團和武勳集團,才表現得冷血無情。
事實上,在平時早朝,他還是很好說話的,虛心接受大臣們的合理意見,做到了“從諫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