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父,工部的虞衡清吏司已經從黎朝、占城、高棉、大城、瀾滄回來了。”
“結果如何?”
“沒有找到君父想要的石油。不過,在黎朝和占城倒是找到了三個金銀礦。”
朱祁鈺抬頭,他擰著眉頭回憶前世獲取的信息。
想了很久,這才後知後覺。
其實,東南埡地區並不是沒有石油,隻不過大部分都在深海中。
以明朝如今的科技水平,開采?想都不要想!
目前,已經進入工業時代的大明,對於石油的需求,遠比金銀礦更大。
不是說石油儲備豐富的中埡不能打,你也要考慮地理位置呀?
如果能從更近的地方獲取,不比千裡迢迢用貨船運輸來得方便嗎?
明朝如今的石油,主要是從北疆獲取。
許多人隻知道“兩京鐵路”,事實上,“京瓦鐵路”也投入使用了。
每天有10噸石油原油,從北方油田南下運到永平府。
這些原油,會在永平府的化工廠提煉成各種產品,例如汽油、柴油、瀝青等。
隨著工業規模的擴大,朱祁鈺漸漸感覺到石油不夠用了。
北疆油田每一年都在增派奴隸,加快搬運速度。
出海做奴隸生意的大明商人,根本不愁銷路,拉多少昆侖奴,朝廷都能吃得下。
不知不覺,朝廷已經成為了人材貿易的最大客戶,占據整個市場的80。
對於朝廷而言,開船去抓捕昆侖奴並非難事。
但是,你不能什麼生意都搶著去做吧?得留口湯給彆人才對。
有進有出,才是健康的經濟循環模式。
......
孟宇寰晉升了一個品階的官職,雖然看起來地位不高,但誰都知道,此子前途無量。
截至目前,三個“武舉”狀元方逸風、肖誌行、孟宇寰,都在各自崗位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得到了君父的重用。
朱祁鈺用行動告訴世人,如果你真的能橫掃千軍,位列極境,成為一名光榮的“武舉”狀元......
跨越階級,改變人生,不在話下。
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科舉”狀元和“武舉”狀元,顯然後者更能引起君父的重視。
你看肖誌行,入職僅僅八年,現在已經是從一品武勳了。
雖然說,五軍都督府的中軍都督府副都督已經是他人生的巔峰,不可能再有機會更進一步。
可是他比“科舉”狀元,少走了幾十年的彎路。
請問文官要想做到從一品這個階級,要奮鬥多少年?
縱觀曆史,狀元出人頭地者,寥寥無幾,更多的是,“科舉”考試中默默無聞的人。
正因為有這層背景之下,景泰十五年的“武舉”,比“科舉”更引人矚目。
明朝的“科舉”和“武舉”,都是三年舉辦一次。
巧合的是,兩場官方考試都在同一年舉辦。
“武舉”在立夏開始選拔,“科舉”在立秋開始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