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科舉”還是“武舉”,朱祁鈺沒有厚此薄彼,每一次終極考核的時候,他都會親自前往觀賽。
“武舉”的選拔流程與“科舉”大同小異,先是在地方公開比試,最後齊聚京師的【天健禦苑】,進行最後的角逐。
......
“天健禦苑”,是朱祁鈺建設的一個大型運動場,最多可以容納五萬人同時觀看比賽。
由於是一場公開公平公正的競技比賽,所以允許天下民眾入場觀看。
不過,要買票。
前排一張票的價格高達50兩,然後遞減,最低價也要5兩一張票。
當然,參賽選手的家屬可以免費入場加油,每人可以自帶十名家屬。
朱祁鈺為了儘量地方選拔的保障公平公正,下聖旨宣告。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惟治國之道,文武並重;選才之方,獎掖為先。今者武舉大比,群英薈萃,各府州縣,薦賢舉能,功在社稷。
豪奪狀元者,才力超群,勇冠三軍,實乃朝廷棟梁,朕心甚慰。為彰其功,特頒恩賞:
凡科舉武舉狀元所屬之府、縣,賜帑金萬兩,以勵其吏;
該地官員,考績優異者,著吏部優先擢用,以示殊恩。
夫為國薦才,功同造士,爾等州縣官吏,務須悉心察舉,勿使英雄埋沒草澤。倘有徇私舞弊、濫竽充數者,必以重典治之!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在這番激勵之下,天下兩京十三省的地方大臣,為了前途都會選擇拚一把。
收取賄賂,隻是貪一時之利。
如果自己府內真的出現了一個狀元,那自己必將飛黃騰達!
你沒看到,推薦方逸風的濟南府知府,推薦肖誌行的金華府知府,推薦孟宇寰的潮州府知府,如今他們已經全都晉升到中樞大臣了嗎?
也許是為了表示出自己對“武舉”的重視,又或許是借機上京麵聖,有推薦健兒的各府知府,不約而同都彙聚“天健禦苑”。
“武舉”的終極之戰,通常會有45人參賽,也就是說,兩京十三省各出三人。
能在省級考試中脫穎而出的健兒,無一都是翹楚。
如今,他們就像明星一般,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緩慢入場。
......
每一個參賽選手都麵露潮紅,緊張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任何人都無法想象,“天健禦苑”究竟有多麼宏偉。
隻有你真正的踏進此處,才會意識到自己有多渺小。
人聲潮湧,觀眾們熱烈的歡呼聲,經久不息。
由於競技性太強,每一屆“武舉”的舉辦,都會吸引到大量觀眾前來欣賞。
其實,看似朱祁鈺辦的是“武舉”,實則是全運會。
隻不過,參賽的45名選手,每一個項目他們都要比試,選拔的就是全能型人才。
賽程十分緊張,難度不可謂不高,比鐵人三項還要艱難。
民間普遍認為,“武舉”狀元的含金量,那必定是比“科舉”狀元要高得多。
一般人真的吃不了那個苦。
......
喜歡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請大家收藏:()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