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
待到參賽選手整齊列隊在場中央後,不久,沉悶的鼓聲響起。
在電子音響的擴散下,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清晰可聞。
新觀眾還在疑惑不解,老觀眾已經默默地站起來。
咚——
第二聲大鼓驟然響起,“天健禦苑”全場瞬間安靜下來。
因為,代表著皇家力量的禁軍,端著長長的步槍,整齊有序的小步跑入運動場,井然有序的在圈邊站立。
禁軍經過嚴苛的訓練,無論是跑步姿態,還是兩人的前後間隙,都不能出現紕漏。
就連他們最後列隊站好的間隔,最大誤差不得超過3分。
【明朝1尺=10寸=100分,即1分≈0.333厘米】
已經到達指定位置的禁軍不是傻傻的站在那裡,而是有節奏原地踏步。
等到每一個禁軍跑到自己應該站的位置後,如同複製粘貼一樣,集體做著提槍、舉槍、放槍的動作。
手部與槍械碰撞產生的聲音,有節奏的響起,讓人聽了之後,不由得肅然起敬。
如此整齊合一,該要訓練多久才能有這種水準啊?
禁軍們右手抓著槍管,高昂著頭,挺直胸膛的站立。
咚——
緊接著,觀眾們聽到一道腳步聲,忍不住往入場處望去。
隻見三排儀仗隊闊步走來,他們踏著正步緩緩走入會場,每一排都有九人,每排三人分彆身著大明天威營、天濤營、天鋒營的正裝。
第一排儀仗隊高舉著大明國旗【日月旗】,旗麵為藍底,上繡紅日與銀月。
第二排儀仗隊高舉著黃龍旗,這是皇室專屬旗幟,中間繡著一條代表皇權至上的五爪黃龍。
第三排儀仗隊高舉著景泰旗,用富有藝術風格的字體,在山河背景圖案上,寫著君父年號“景泰”二字。
而在三排儀仗隊的後麵,有一輛長度達到5.9米的“乾元”汽車緩緩前進,車身上白下紅,龍顏車頭,兩個大燈恰似龍珠閃耀。
所有人不約而同的站直了身子,因為他們知道,在那輛車裡坐著的,正是君父,朱祁鈺。
而在第一輛“乾元”汽車後麵,還跟著一輛黑白配色的“乾元”汽車,隻不過規格更小。
裡麵坐著本次“武舉”的舉辦單位領導,五軍都督府大都督宋晟和兵部尚書於謙。
儀仗隊踏著正步,一步一步的走向場中央的升旗台。
距離升旗台還有百米距離——
“立正!”
坐在副駕駛的宋七下車,拉開了後排車門。
修長的腿率先邁出,朱祁鈺走出,他稍微整理一下緙絲十二章袞服龍袍,抬頭望去。
這時,全場瞬間爆發出雷鳴般的呐喊聲。
“君父之尊,威臨海宇。”
“垂統禦極,萬疆同風。”
“萬歲,萬歲,萬萬歲。”
所有人麵露恭敬,他們都是真心實意的,毫無虛偽之情。
如今,哪個大明子民不感恩景泰帝?
他們能擁有現在的幸福生活,首先要感謝的人,是誰?
什麼“堪比堯舜”的評價,逐漸演變成“遠勝堯舜”。
可想而知,朱祁鈺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有多麼光輝偉大。
太子朱見濟跟在朱祁鈺的身後,學著父皇一樣,舉起右手向全體觀眾打招呼示意。
......
在宋晟和於謙的陪同下,朱祁鈺與朱見濟走上高台。
待到皇帝和大臣就座之後,第四聲大鼓響起。
咚——
在鼓聲之後,是編鐘的悠揚。
三名高舉旗幟的儀仗隊士兵,跨著正步,走到旗杆下。
將旗幟裝好之後,靜待音樂變換。
咚——
第五聲大鼓響起,後續的音樂節奏,變得激昂熱血。
觀眾席上,每一個人都撕扯著嗓子,高聲吟唱。
“煌煌大明,受命於天。
日月昭昭,山河九埏。
文承周孔,武鎮胡煙。
千秋萬祀,祚胤永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