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討呂布於濮陽,時布身自搏戰韋,自旦至日昳數十合,相持急。
——《三國誌?典韋傳》
—————————————————————————————————
“你還會回來麼?”
“阿離放心,俺辦完了事,便回來!”
……
“你頭頂的疤,看著怪嚇人的,哼!每次踩上去,都心慌慌的!”
“那俺戴上,將疤給遮了便好!”
……
“嘿!正正好!”
“哼!”
……
“不準摘!什麼時候,都不準摘!”
“好!”
……
“典叔,離兒等著你回來!”
“等俺回來,再帶你去掏鳥窩!”
“嗯!”
……
離彆時的那一幅幅場景,曆曆在目。
典韋哪裡想得到,分彆不過半個月,再回來時,已經是物是人非,陰陽兩隔了。
那個看似嬌蠻,實則心腸比誰都軟的,宛若精靈般的小姑娘
那個曾在他最虛弱,最無助的時候,一連喂了他十八碗米粥的阿離。
沒了……
……
摩挲了一下頭頂的護身符,典韋又想起了初見阿離時的場景。
“你的嗓門可真大!難怪福伯說你這是餓的,吃飽了便沒事!來,快吃呀……”
“再來一碗!”
……
“俺叫典韋,沒有彆的本事,隻會殺人。”
“吹牛!”
……
“俺也不白吃你的粥,俺替你殺一人!”
“吹法螺,滴滴答!哼,不理你了!”
……
“看來,隻殺一人,定是不夠的……”
許久之後,典韋拎起雙鐵戟,喃喃自語。
……
襄邑的街道上,烈日當頭。
李家大宅的正門,被一對大鐵戟砸開。
典韋帶著滿身的怒火,與衝天的殺意,闖入了襄邑李家的正堂。
一炷香之前。
他在那些流民閒漢的嘴裡,已經問的很清楚了。
李家貪圖劉家田產,劉家老主人還在時,那李家還有所顧忌。
可這在典韋離開的這段日子裡,劉家老主人突然駕鶴西去,李家便迫不及待下手了。
李家勢大,更與官府有勾連,一個人丁稀薄,卻又田產頗多的劉家,自然不是李家的對手。
劉家滿門,除了劉家父女以外,自福伯以下,所有的家丁仆役,全被李家用一把大火,給燒了個乾乾淨淨。
倒也不是沒有流民閒漢念劉家施粥布善的恩。
那日劉家大火,曾經受過劉家恩典的流民閒漢,也有不少趕來救火的。
卻不想,李家派人,堵住了街頭巷尾,就是不讓人過去救火。
什麼?
報官?
與李家人一起封鎖現場的,就是有襄邑縣衙的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