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以為宜解黨禁,益出中藏錢、西園廄馬,以班軍士。帝從之。
——《後漢書?皇甫嵩列傳》
—————————————————————————————————
“大漢中央禁軍分南北,南軍負責大內禁宮防衛,動不得,北軍五校交由盧植統領。按說老夫理應是無兵可領!”
皇甫嵩的話,聽得呂布眉頭微皺。
不錯!
直屬中央的南北二軍,南軍動不得,北軍給了盧植,那皇甫嵩這數萬戰力一般,但裝備著實精良的大軍,又是哪裡冒出來的?
“這是老夫……舍了老臉,走了蹇碩的門路,求來的!”
皇甫嵩沒有故弄玄虛的意思,直接揭曉了答案。
“蹇碩?”
呂布聽了,更是不解。
蹇碩,他當然知道是誰,西園八校之首,上軍校尉!
可是,西園八校,這不應該是幾年後的事麼?
“陛下與蹇碩,有意在南北兩軍之外,另設新軍,於是,找上了老夫……”
一樁牽涉到天子與大將軍之間,兵權之爭的朝堂秘聞,在皇甫嵩的講解下,漸漸的,呈現在了呂布麵前。
原來,當今天子因為某些原因,不滿何進,有意在大將軍管轄的南北兩軍之外,另設一支新軍。
但是,設立新軍,又豈是想設,就能一下子設立出來的?
兵、馬、錢、糧,缺一不可!
當然了,這些東西對普通人來說,或許是難事,但對於靈帝來說,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問題。
想要如願設立新軍,困擾靈帝的,是兩個更為棘手的問題。
首先,是另立新軍的理由。
中央設南北二軍,南北二軍受大將軍節製,此乃大漢數百年來的祖製!
若沒有合情合理的說法,另立新軍,必定是會受到,以大將軍為首的朝臣們,強烈的反對。
而年初的黃巾之亂,恰好是天賜良機,給了靈帝這個千載載難逢的理由。
不光如此,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靈帝甚至沒有動用國庫的一分一毫,所有的新軍花費,全是自掏腰包,走的是內庫的賬!
第二,新軍設立後的歸屬問題。
理論上來說,大將軍統管天下兵事,不管新立多少軍隊,到頭來,都得交由大將軍掌管。
可靈帝另設新軍的目的,就是為了分何進兵權,又豈會將好不容易設立的新軍,交到何進手上?
好了,問題來了。
既然不想交到何進手上,那交到誰的手上呢?
答案是,誰都不交!
新軍,留在靈帝自己的手上!
至少,名義上,新軍的最高統帥,得是靈帝自己!
當然了,身為天子,自然不會禦駕親征,得找人來代為掌管。
小黃門蹇碩,身為閹人中少有的孔武之人,自然而然的,進入了靈帝的視線。
而蹇碩雖然深得靈帝信任與賞識,但真要讓他統兵作戰,未免又有些兒戲了。
於是乎,蹇碩需要一個精通兵法,同時又不屬於大將軍何進一係的將領,便浮出了水麵。
此時,素來清高,不願結黨營私的皇甫嵩,便成為了最佳的人選。
可是,一旦答應與蹇碩合作,皇甫嵩必然被貼上閹黨的標簽。
這也正是皇甫嵩,耿耿於懷的地方。
“想不到老夫半世清明,最後會落一個閹黨的名頭……”
皇甫嵩自嘲一笑,卻又不見多少後悔的神情。
“將軍心懷天下,不顧個人清譽,奉先,實在佩服!”
之前呂布都以布自稱,乃是平輩相交的意思,從潛意識裡,其實並沒有把皇甫嵩對,當作是值得尊敬的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