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遷相國,封郿侯;讚拜不名,劍履上殿。又封卓母為池陽君,置家令、丞。卓既率精兵來,適值帝室大亂,得專廢立;據有武庫甲兵、國家珍寶,威震天下。
——《三國誌?董卓傳》
—————————————————————————————————
“太傅,吞吞吐吐,可是有難言之隱乎?”
堂堂當朝太傅,位在三公之之上!
按《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傅,古官,高後元年初置,金印紫綬。後省,八年複置。後省,哀帝元壽二年複置。位在三公上。”
要知道,當今天子年幼,太傅這位置,可不是成年天子時的擺設。
袁隗,自打靈帝駕崩之後,便以當朝第一人自居。
什麼?
十常侍,大將軍何進?
那不過是明麵上的,棋子罷了!
彆看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與以何進為首的朝臣鬥的不亦樂乎。
在袁隗這些老狐狸們的眼裡,那都不過是小孩子之間的爭鬥,根本就不值得他們親自下場。
一個子侄輩的袁紹,還不是袁氏嫡子,便能把十常侍與何進,給耍的團團轉。
當然了,袁紹膽大妄為到,盜搶傳國玉璽這一點,的確是袁隗沒料到的。
如今的袁隗,越發的堅定了一個念頭。
袁氏族長的位置,給袁術!
“老夫……的確是有意見!”
袁隗不愧是久經宦海的老狐狸,他能當上太傅,除了家世、出身,個人的機變與謀略,亦是不容小覷的。
隻見這老家夥經過了一開始的,那一點點慌張後,很快,就冷靜了下來。
“嗯?”
賈詡一怔,上上下下的,打量著突然態度大變的袁隗,琢磨起了個中的原由。
這老家夥,莫不是,失心瘋了?
“正所謂,功大,莫過於救駕!”
袁隗不理會賈詡近乎無理的目光,輕撫長須,一臉誠摯的說道:“老夫覺著吧,方才那些賞賜,還不夠!”
“還不夠?”
賈詡聞言,心中的警惕性大作。
這老狐狸,難道,是在說反話?
“然也!”
袁隗一本正經的樣子,堪稱是無懈可擊!
“那不知太傅,有何高見呢?”
賈詡不動聲色,輕聲追問。
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倒要看看,袁隗這老東西,究竟想耍什麼花樣。
“老夫覺著……得封侯!”
袁隗擺足了架子,吊足了胃口後,衝著賈詡展顏一笑,略帶討好道:“郿侯……如何?”
“嘶……”
饒是賈詡素來行事無忌,也被袁隗的提議,給小小的嚇了一跳。
有漢一朝,若非皇族、外戚,想要封侯,難如登天!
漢朝爵位分二十階:公士??、上造??、簪嫋?、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長??、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駟車庶長??、大庶長??、關內侯??、徹侯列侯)。
身為武人,斬殺俘獲敵人二級,晉爵一級,為公士,斬獲敵人五級,晉爵二級,為上造,斬獲敵人八級,晉爵三級,為簪嫋。
單次晉爵不得超過三級,爵位不得超過四級不更爵。
以上爵位,可以任職軍隊中的什長、伍長。
簪嫋再往上,隻能晉升一級為不更,不管斬首多少,隻能晉爵到不更。
百將、屯長以上,個人不計斬首,以其隊斬首,盈論。
百人將需斬首33級,才能達到盈論,千人將需斬首200級,才能達到盈論,萬人將需斬首2000級,才能達到盈論,各晉爵一級。
一個沒背景,沒出身的武人,若單以軍功論,終其一生,少上造,差不多就是天花板了。
而郿侯,乃縣侯!
列侯分三等,縣、鄉、亭!
縣侯,為最高!
也就是說,袁隗這老狐狸,一下就丟了一個最高等級的爵位出來!
爵位,不比官職,是可以繼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