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遂以勃海起兵,與從弟後將軍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河內太守王匡、山陽太守袁遺、東郡太守橋、濟北相鮑信等同時俱起,眾各數萬,以討卓為名。
——《後漢書?袁紹傳》
—————————————————————————————————
數丈高的盟台之上,袁紹身上的玄色大氅,被北風卷得獵獵作響。
台下周遭十萬甲士,列成方陣,戟矛如林,旌旗蔽日。
十八路諸侯的帥旗,在陣前一字排開。
袁紹的袁字旗居中,朱紅底色上繡著鬥大的玄鳥,正是當年汝南袁氏受封陳國時的圖騰。
“列位!”
袁紹聲如滾雷:“自董卓入京,倒行逆施,淫亂宮闈,我漢室四百年基業,如今已如累卵!”
他猛然抽出玉具劍,劍指洛陽。
劍光閃爍的刹那間,映出了他棱角分明的臉龐。
眉峰微挑,眼底,卻藏著幾分冷冽。
“諸君可聞洛陽童謠?千裡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董卓倒行逆施,天怒人怨,今日我等聚義,當奉天子以令不臣,清君側,複社稷!”
袁紹話音未落,卻陡生變故。
“天子?敢問袁本初……你們這興師動眾的,奉的,又是哪個天子令?”
十八路諸侯方陣中,閃出一人一騎。
白馬,白袍,人馬皆白!
白馬將軍,公孫瓚!
站於高台之上的袁紹,眼神微凜,卻沒有太過吃驚。
公孫瓚會跳出來,他其實,早有心理準備。
“是洛陽城,德陽殿裡的那位,還是……”
公孫瓚斜眼,瞟了一眼身著玄色團龍冕服,頭戴十二疏帝冠的劉虞,輕笑道:“還是這位……曾經的幽州牧?”
被公孫瓚堪稱無理的眼神瞟過,劉虞對治下的,這個桀驁到極點的白馬將軍,終是沒有反唇相譏。
不是他怕了。
而是劉和,他唯一的子嗣,被呂布所殺之後。
他餘生,最重要的事,是報仇。
至於其他的,不重要!
都不重要……
“自然是,漢光和帝陛下了!”
光和,袁紹給劉虞上的尊號。
光和,光武,很像。
但,又很不像。
袁紹笑意盈盈,一指劉虞腰間,理所當然道:“傳國玉璽在哪裡,哪裡,便是天命所歸!”
“好一個天命所歸!”
公孫瓚點點頭,倒也不反駁,而是順著袁紹的話,提出了此行的真實目的。
“既然都天命所歸了,再占著幽州牧的位置,多少,有些說不過去了吧……”
公孫瓚此言一出,頓時讓袁紹釋然,劉虞默然。
“伯圭兄……”
袁紹麵色一緩,淡淡道:“言之有理!”
“……”
劉虞嘴唇動了動,最終卻是未發一言。
“哈哈哈……”
此情此景,看得公孫瓚心頭暢快,仰天大笑不止。
笑罷,公孫瓚策馬,來到劉虞麵前。
“公孫瓚不才,願領幽州牧!”
被公孫瓚身上所挾的血腥殺氣一逼,劉虞下意識的,望向了高台之上的袁紹。
見袁紹微微頷首,報仇心切的劉虞,一咬牙,艱難的,吐出了一個字。
“準!”
一個徒有其表的幽州牧,鐵定,是報不了仇的。
一個虛有其名的光和帝,興許,可以……
被仇恨衝昏了頭腦,原本還算是個人物的劉虞,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幽州牧,公孫瓚想要。
給他便是!
隻要他,不再攪和接下來的複仇大計,便好……
“哈哈哈……”
得償所願的公孫瓚,又一次,仰天大笑,笑聲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