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域”核心傳感器的突破,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脈,整個項目豁然開朗。後續的整機集成、算法優化工作推進順利,團隊士氣高昂。謝豔玲審時度勢,決定不再等待完美的百分百,在完成初步可靠性驗證後,正式啟動了“心域·靈眸”限量版的預售。這一次,她不再僅僅依靠概念的空泛描繪,而是用實實在在的性能參數和部分早期試用者的積極反饋來說話。
市場給予了熱烈的回應。此前因“心域”選擇艱難技術路徑而持觀望態度的資本和消費者,此刻看到了其將概念落地的強大執行力。預售情況遠超預期,之前冷卻的B輪融資談判也重新火熱起來,估值比危機前提升了近百分之五十。“心域”不僅活了下來,更是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蛻變,從一個備受質疑的“概念股”,成長為一個擁有硬核技術和明確市場前景的“實力派”。
謝豔玲站在“心域”煥然一新的辦公區(用新一輪融資的部分資金租賃了更大的空間),看著團隊成員們忙碌而充滿乾勁的身影,心中感慨萬千。她想起了那個在江邊自我懷疑的夜晚,想起了實驗室裡無數個不眠不休的日夜。所有的堅持與掙紮,在這一刻都擁有了沉甸甸的價值。
她沒有沉迷於成功的喜悅,而是立刻著手布局下一步:組建更專業的供應鏈和市場營銷團隊,為“心域·靈眸”的大規模量產和全球化推廣做準備。她知道,技術突破隻是拿到了入場券,真正的市場競爭,才剛剛開始。
與此同時,林鎮欽主導的林氏集團,在成功化解北美工廠危機、肅清內部反對勢力後,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而高效的擴張期。他推動的科技生態布局開始初見成效,幾個早期孵化的項目展現出良好的成長性;“墨韻齋”的成功改造與運營,也為林氏在承擔社會責任、提升品牌文化內涵方麵贏得了不少讚譽。
然而,站得越高,覬覦的目光也越多。林氏這艘商業航母的穩步前行,不可避免地觸動了更多國際競爭對手和隱性勢力的神經。一些針對林氏海外業務的非關稅壁壘、技術標準限製開始悄然出現;國內某些與林氏存在競爭關係的財團,也加強了合縱連橫,試圖在某些關鍵領域對林氏形成製衡。
林鎮欽對此心知肚明。他並未表現出任何焦躁,反而更加沉穩。他一方麵加強集團的風險管控和合規體係建設,另一方麵,則更加注重與各方建立更深層次的、基於共同利益的戰略聯盟。他的手段愈發老練圓融,不再僅僅依靠強勢碾壓,而是更擅長於在複雜的利益網絡中尋找平衡點和突破口。
他肩上的擔子並未減輕,甚至因為格局的擴大而更加沉重。但他處理這一切時,身上卻少了幾分以往的冷厲逼人,多了一種曆經風浪後的從容與定力。或許,是“墨韻齋”裡那份寧靜的滋養,是家中那盞為他而亮的燈火,是兒子那純真無邪的笑容,為他注入了新的力量源泉。
兩人都清晰地感覺到,他們各自的人生,都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這個台階,不再僅僅是財富的積累或事業的擴張,更是格局、視野和內心定力的全麵提升。
一天晚上,小承硯睡著後,兩人難得地都沒有處理公務,坐在陽光花房裡喝茶。初夏的晚風帶著植物的清香,輕柔地拂過。
“有時候會覺得,我們現在追求的,和最開始好像不太一樣了。”謝豔玲捧著溫熱的茶杯,看著玻璃窗外影影綽綽的樹影,輕聲說道。
最初,她是為了複仇,為了證明自己,為了掙脫過去的泥沼。
最初,他或許隻是看中她的“潛力”,進行一場各取所需的“交易”與合作。
林鎮欽側頭看她,月光在他深邃的輪廓上投下淡淡的陰影。“哦?哪裡不一樣?”
“以前覺得,把‘心域’做成功,把估值做高,就是最大的價值。現在覺得,能讓這項技術真正惠及更多人,能帶領團隊一起成長,能看著承硯在一個我們共同創造的安全、溫暖的環境裡長大……這些,好像更重要。”謝豔玲的聲音很平靜,卻帶著一種經過沉澱後的力量。
林鎮欽沉默了片刻,緩緩道:“林氏也一樣。以前覺得,不斷擴張版圖,碾壓對手,是唯一的目標。現在會覺得,讓這艘大船行穩致遠,能為跟隨它的人提供庇護和發展,能為承硯的未來鋪就更寬的路,甚至……能像‘墨韻齋’那樣,保留住一些值得留存的東西,或許才是它存在的更大價值。”
他們都在重新定義“成功”與“價值”。
從極致的個人證明與掌控,轉向了更廣闊的責任擔當與生命意義的探尋。
這種轉變,並非野心的消褪,而是格局的升華。
“說起來,”謝豔玲忽然想起一事,“‘基石資本’那邊,希望我能去一趟矽穀,參加一個頂尖的科技論壇,並做主題演講。他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能讓‘心域’在國際舞台上正式亮相。”
這是一個重要的機會,也意味著她需要離開一段時間,離開年幼的兒子和剛剛步入新平衡的家庭生活。
林鎮欽聞言,沒有立刻表態,隻是問:“你想去嗎?”
“想去。”謝豔玲點頭,“這是一個窗口。但我有點擔心承硯……”
“想去就去。”林鎮欽打斷她,語氣平淡卻篤定,“家裡有我。承硯也會理解,他的媽媽正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他的支持,一如既往,不帶任何拖泥帶水的猶豫。他理解她此刻的舞台已經不再局限於國內,他願意成為她展翅高飛時,最穩固的巢穴。
“謝謝。”謝豔玲心中暖流湧動,她看著他,忽然笑道,“看來,我們都要開始新的航程了。”
他守望著更加龐大複雜的帝國,應對著全球格局的風雲變幻。
她則將帶著凝聚了無數心血的成果,走向更廣闊的國際舞台。
他們的航向似乎在不同維度上延伸,但謝豔玲知道,他們命運的羅盤,早已牢牢鎖定在彼此共同構築的那個名為“家”的坐標上。
新程已啟,前路浩蕩。
但這一次,他們內心更加充盈,目光更加堅定。
因為他們深知,無論航行多遠,港灣的燈塔,永遠為彼此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