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京都霸權的興隙(四)_戰國小大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戰國小大名 > 第75章 京都霸權的興隙(四)

第75章 京都霸權的興隙(四)(1 / 1)

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近江國,初夏的蟬鳴已隱約在山穀間回蕩。足利義藤站在臨時搭建的城砦前,望著帳外正在操練的浪人武士,手中緊攥著一枚新鑄的印鑒。印鑒上“足利義輝”四個字的鋒芒,劃破了近江的晨霧。

自三年前從京都逃遁至此,足利義藤拒絕了三好長慶“傀儡複位”的施舍,以近江國為根基招募浪人、整飭軍備,如今終於下定決心拋棄“義藤”之名。那個由細川晴元所取、象征著屈辱與依附的名字,改以“義輝”為號,立誓要重振幕府榮光。

近江國的日子是清苦的,浪人多是失去主家的落魄之人。但足利義輝親自下場操練,以“劍豪”之技示範刀法,甚至與幕臣奉公眾同食糙飯、共宿軍帳,漸漸凝聚起一股微弱卻堅韌的力量。

“將軍殿下尚且如此,我等何懼賊子!”這樣的聲音,開始在近江流傳。

而此時的京都,三好長慶正享受著近畿霸主的安穩。他並未將足利義輝在近江的小動作放在心上,在他看來,失去幕府舊臣支持、僅有數千浪人的將軍,不過是困在近江的籠中鳥,翻不起大浪。

三好家勢力仍在有條不紊的擴張,鬆永久秀穩固了大和國的統治,三好義賢掌控著四國的阿波、讚岐,安宅冬康的水軍巡遊於瀨戶內海,近畿賦稅源源不斷湧入三好家。三好長慶隻需維持現狀,便能將足利義輝徹底遺忘在近江的山穀裡。

時間一晃四年,永祿元年1558年)的春天,京都傳來一則消息,徹底點燃了足利義輝積壓的怒火。朝廷宣布改元“永祿”,取代此前的年號“弘治”,卻自始至終未與身為幕府將軍的他有過任何商議,甚至連一紙正式的通知文書都沒有。

依照室町幕府的慣例,朝廷改元必須先與幕府商議,由將軍牽頭召集公卿、幕臣共同議定,再由朝廷正式頒布。這不僅是程序上的規定,更是幕府統領武家輔佐朝廷權威的象征。可這一次,朝廷竟繞過幕府,直接與三好長慶敲定了改元事宜。

“三好賊子欺我太甚!朝廷亦視我幕府為無物!”足利義輝怒不可遏,將案幾上的茶具掃落在地。改元之事看似是禮儀之爭,實則是對幕府權威的徹底否定。連朝廷都承認了三好長慶的實際統治,他這個將軍已淪為連改元知情權都沒有的擺設。

憤怒之下,足利義輝當即決定起兵:“我乃幕府第十三代將軍,豈能坐視三好家篡奪權柄、極儘侮辱之事!今日起,召集近江所有部眾,進軍京都,討伐三好逆賊!”消息傳出,近畿的反三好勢力迅速響應。

細川晴元第一個派使者前來表態支持,近江國的六角義賢公開表示願助將軍殿下恢複幕府秩序,二者實則不過都是想趁機擴大在近江與京都邊境的勢力範圍。一時間,足利義輝麾下聚集了五千餘眾,雖多是浪人與地方小豪族,卻也形成了討伐三好的聲勢。

足利義輝率軍從近江出發向京都進軍,沿途村落聽聞將軍親征,有的乾脆帶著農具加入隊伍。看著隊伍漸漸壯大,足利義輝心中燃起希望,或許這一次真能奪回幕府榮耀。三好長慶在攝津國接到足利義輝起兵消息時,正與鬆永久秀商議如何應對石山本願寺的壓力。

此時的石山本願寺已在近畿多地展開一向一揆,煽動農民與信徒反抗三好家統治,三好家兵力本就分散。但三好長慶並未慌亂,反而異常冷靜:“將軍雖有五千之眾,卻不過是烏合之眾;細川、六角不過是借勢漁利,是不會真的出力的。傳令,先派人占據近江與京都之間的要隘勝軍山,你再與長逸各率七千五百人,前往支援!”

勝軍山位於近江與京都交界,山勢陡峭易守難攻,是從近江進入京都的必經之路。三好長慶深知,隻要守住勝軍山,就能將足利義輝擋在京都之外。不過率先抵達勝軍山的三好軍僅有一千餘人,由三好政勝率領先行。

但是當看到足利義輝的五千部眾浩浩蕩蕩殺來時,自知兵力不足不敢硬拚,隻能焚毀山腳下的村落,後撤等待援軍。足利義輝趁機率軍進駐勝軍山,將這座小山丘改造成臨時據點。他站在山頂遠眺京都,心中感慨萬千,五年了,他終於再次逼近這座象征著幕府權威的城市。

“傳令,加固工事,準備迎戰三好!”足利義輝在近江國招募的工匠立即行動起來,在山腰間挖掘壕溝、搭建柵欄,將勝軍山打造成一座易守難攻的堡壘。不久,三好長逸與鬆永久秀率領一萬五千援軍抵達,與後撤的三好政勝部會合。

一萬六對五千,三好軍在兵力上可謂占據著絕對優勢。鬆永久秀建議立即發起進攻:“勝軍山地勢雖險,但足利軍多是浪人,戰力薄弱,我軍一舉強攻,定能將其擊潰!”但三好長逸卻持反對意見:

“此言差矣。勝軍山易守難攻,強攻傷亡過大;且石山本願寺的一向一揆在大和、河內作亂,若我等在此折損,後方恐生變故。不如先圍住勝軍山,斷其糧草待其自潰。”兩人爭執不下,最終采取半圍半攻的策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北白川之戰就此爆發,三好軍擂鼓助威向勝軍山上發起進攻。

足利義輝親自坐鎮指揮,手持太刀斬殺爬上工事的三好士兵。浪人武士雖裝備簡陋,卻為了將軍的恩義與重返京都的希望拚死抵抗。戰鬥異常慘烈,足利軍浪人武士每天都有傷亡,僅僅數日,便有七十餘幕臣奉公眾戰死,屍體染紅了北白川的河水。

“將軍殿下,糧草隻夠支撐十日!”負責後勤的家臣向足利義輝稟報,語氣中滿是焦慮。足利義輝看著山下密密麻麻的三好軍,又望向遠處京都的方向,心中泛起一絲絕望。他知道,若再得不到支援,勝軍山遲早會被攻破。

可就在此時,三好家後方傳來更壞的消息。石山本願寺的一向一揆在大和國發動大規模叛亂,已然攻占了三好家的兩座支城,並且河內國豪族趁機起兵響應一揆。鬆永久秀接到消息後臉色驟變:“大和若失,後方將無屏障!必須立即回師!”

三好長逸也意識到局勢危急:“足利義輝堅守不出,我軍若繼續圍困,恐陷入腹背受敵之境。不如暫且撤軍,先平叛再說!”就這樣,三好軍在對勝軍山發起最後一次進攻後,突然撤軍向西而去。

站在勝軍山上的足利義輝看著三好軍撤退的背影,先是一愣,隨即明白過來,三好家陷入兩麵作戰困境。他立即下令趁此機會加快築城,以期能夠在勝軍山站穩腳跟,未來與三好家實現長期對峙。

近江工匠再次忙碌起來,運來石塊木材,在勝軍山構築起一座小型城堡,又在山腳下挖掘更深的壕溝,引入北白川的河水形成護城河。足利義輝知道,這是他與三好長慶博弈的關鍵所在,隻要守住勝軍山,他就有與三好家談判的資本。

足利義輝在勝軍山站穩腳跟,派人向細川晴元、六角義賢請求援助,卻發現這兩位盟友早已沒了往日熱情。細川晴元見三好軍撤軍便按兵不動,隻派來少量糧草敷衍;六角義賢則借口需防備淺井家,拒絕再派一兵一卒。

足利義輝這才明白,所謂的支持不過是利益交換,一旦局勢緩和,這些盟友便會立即抽身。而三好長慶這邊,雖然率軍平定了石山本願寺的一向一揆,卻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數千部眾戰死,糧草消耗巨大。

鬆永久秀趁機向三好長慶進言:“將軍在勝軍山築城,若我軍再次進攻,恐難速勝;且將軍之名仍有號召力,若長期對峙,近畿豪族恐生二心。不如與其和解,讓他返回京都仍做本家傀儡,如此便既消除了隱患,又能借將軍正統之名鞏固我家統治。”

三好長慶本就不想與足利義輝徹底撕破臉,他需要將軍這個符號來安撫近畿,也需要通過幕府名義來壓製其他大名。如今石山本願寺的威脅既然尚未完全消除,若再與足利義輝陷入消耗,隻會讓三好家的處境更加艱難。

“所言極是。”三好長慶點了點頭,旋即開口吩咐道,“派使者前往勝軍山,向將軍殿下表達我等和解之意。還是那個承諾,隻要他願意返回京都,我願恢複他的將軍待遇,且不再乾涉幕府日常事務處置。”

足利義輝接到三好長慶的和解提議時,正站在勝軍山的城堡上遠眺。他知道,繼續對峙下去,自己的糧草遲早會耗儘;而返回京都,雖然仍可能是傀儡,卻能重新掌控幕府的象征權力,至少能讓幕府旗幟繼續在京都飄揚。

經過深思熟慮,足利義輝回複三好長慶的使者:“和解可以,但三好家必須承諾三點:其一,尊重將軍的禮儀與權威;其二,將三好家的居城遷出攝津,遠離京都;其三,提拔幕府舊臣,恢複幕府的部分職權。”

三好長慶對這三點要求幾乎全部答應,他本就計劃將居城遷往河內國,以避開石山本願寺的威脅。至於尊重將軍權威、提拔舊臣,不過是表麵文章,既能安撫足利義輝,又能讓近畿看到三好家尊重的姿態。

雙方很快達成和解,約定在京都舉行會麵,正式確認和解協議。

足利義輝率領麾下幕臣奉公眾,時隔五年再次踏入京都的土地。與五年前倉皇逃遁不同,這一次,他騎著高頭大馬,身後跟著數百武士,京都百姓跪在街道兩側,口中呼喊著“將軍殿下”。

足利義輝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這五年的隱忍與苦戰,終究沒有白費。

至高無上的將軍殿下,已然再次抵達了他忠實的京都!

三好長慶親自迎接足利義輝,他穿著正式的武士禮服,主動上前行禮:“臣三好長慶,恭迎將軍殿下回歸京都。”這般恭敬的態度,讓足利義輝有些意外,也讓隨行的幕府舊臣們鬆了一口氣。

會麵當天,雙方敲定了具體的和解條款。三好長慶將居城從攝津國遷往河內國的飯盛山城,退出京都周邊的核心區域。足利義輝恢複對幕府的名義統治,有權任命幕臣、處理京都的日常治安問題。作為恩賜,三好家核心成員,包括三好義賢、鬆永久秀、三好長逸等,全部被破格提拔為幕府的相伴眾高級幕臣),允許其參與幕府的政務決策。

這一安排看似是足利義輝恢複了權力,實則是三好家通過進入幕府,實現了從軍事霸權到政治霸權的轉變。鬆永久秀成為相伴眾後,憑借著出色的政治手腕,很快便掌控了幕府實際政務;三好義賢則以四國守護身份,將四國領地納入幕府正式管轄,實則仍由三好家掌控;三好長逸負責京都軍事防禦,名義上是保護將軍,實則是負責監視幕府動向。

但對足利義輝而言,這已是最好的結果。他重新回到了京都,恢複了將軍的尊嚴,幕府的辦公場所花之禦所也得以修複,越來越多的幕府舊臣返回京都向他效忠。他開始主持幕府朝會,處理武士身份認證、領地糾紛等事務,雖然重大決策仍需征求三好長慶意見,卻也讓室町幕府煥發出一絲生機。

而三好家則借此機會進入了政治層麵的全盛時期,通過成為幕臣,三好家統治獲得了幕府正統加持,近畿豪族不再將其簡單的視為篡權者,而是輔佐幕府的權臣。為了表彰三好家平定近畿、輔佐幕府的功績,三好長慶更是被朝廷任命為從四位下修理大夫。

此時的京都看似一片祥和,將軍回歸、權臣輔佐,幕府與三好家達成了微妙平衡。沒有人能預料到,未來將會展開什麼新的篇章。但這份平衡與祥和,目前足以讓足利義輝與三好長慶都感到滿意。

喜歡戰國小大名請大家收藏:()戰國小大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蜜蜜的小助理 惡婆婆重生後,替嫁兒媳贏麻了 涅槃千金:風批大佬的贖罪契約 你負我十年,閃嫁科研大佬你哭什麼 重生之逆轉敗局:千金的贖罪倒計時 綜影視我在電視劇裡開掛 華夏無神?我在牢裡鑒定神明! 貓貓我撩完就跑,頂級大佬追著哄 升龍 改嫁權少當天,前夫帶全家跪求彆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