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是被一陣清越婉轉的鳥鳴聲喚醒的。
不是城市裡麻雀單調的嘰喳,而是幾十種、上百種音色各異的鳴叫交織成的華麗樂章,清脆如水滴落入深潭,悠長如山風拂過鬆林。
他猛地睜開眼,映入眼簾的,不是熟悉的天花板上那塊頑固的黴斑,而是一片浩瀚無垠、湛藍如洗的天空,幾縷潔白的雲絲悠然徜徉。他愕然坐起,發現自己竟躺在一片厚實柔軟的草地上,周圍是茂密挺拔的翠竹,晨風吹過,竹葉沙沙作響,帶來沁人心脾的清新氣息。
更讓他震驚的是身體的感覺。連日來的沉重、疲憊、酸軟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輕盈與活力,仿佛每個細胞都被徹底洗滌、充能,輕輕一躍就能飛起來。
“這……是哪兒?”他喃喃自語,用力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清晰的痛感傳來,這不是夢!
他警惕地站起身,環顧四周。竹林深處,一條被落葉覆蓋的幽靜小徑蜿蜒向前。猶豫片刻,他沿著小徑走去。剛拐過一個彎,眼前的景象讓他瞬間屏住了呼吸——
一片一望無際的金色稻田在他麵前鋪展開來,飽滿的稻穗在陽光下閃爍著溫暖的光芒。遠處,連綿起伏的青山如同溫柔的臂彎,山腳下,白牆黛瓦的村落錯落有致,炊煙嫋嫋升起。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和不知名野花的甜香,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暢飲最甘冽的山泉。
“新來的?”一個蒼老卻中氣十足的聲音突兀地在身後響起。
林浩嚇了一跳,猛地轉身。隻見一位白發白須、麵色紅潤的老翁,手持一根光滑的竹杖,正笑眯眯地看著他。老人穿著粗布縫製的古樸衣裳,腳踩草鞋,眼神清澈得如同山澗溪流,完全看不出年紀。
“老伯,請問……這裡是什麼地方?”林浩遲疑著問道,心臟因緊張而砰砰直跳。
“此地名為桃源村。”老翁捋了捋長長的胡須,語氣平和,“隨我來吧,村長已等候你多時了。”
桃源村?林浩滿腹疑竇,但見老者神態慈祥,便壓下心中的不安,跟了上去。沿途,他看到在田間勞作的農人,他們並非愁眉苦臉,反而哼唱著悠揚動聽的山歌,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滿足與安寧。讓他驚訝的是,他們使用的農具極為原始,像是從曆史博物館裡搬出來的,但地裡的莊稼卻長得異常茁壯,稻穗沉甸甸地壓彎了腰。
村落入口,一塊曆經風雨的青色巨石上,刻著三個龍飛鳳舞的古樸大字——“桃源村”。村中的房屋皆是白牆黛瓦的木石結構,看似傳統,卻異常堅固整潔。街道乾乾淨淨,雞犬悠閒踱步,孩童在巷子裡追逐嬉戲,發出銀鈴般的笑聲,老人坐在門前,手法嫻熟地編織著竹器,一切都籠罩在一種祥和寧靜的氛圍中。
老翁帶著林浩來到村中央一處寬敞的院落,一位同樣白發蒼蒼,但精神矍鑠、目光銳利如鷹的老者,正坐在石桌前,慢條斯理地品著一杯清茶。
“村長,人已帶到。”引路老翁微微躬身,隨即對林浩點頭示意,便飄然離去。
村長指了指對麵的石凳,提起一把古色古香的陶壺,為林浩斟了一杯茶:“小友,請用。此乃本地野茶,外界無緣得嘗。”
林浩道謝接過,隻見茶湯清澈碧綠,一股難以形容的清香撲鼻而來。他抿了一口,初時微苦,旋即化為甘醇,一股暖流滑入腹中,擴散至四肢百骸,頓覺耳聰目明,神清氣爽。
“村長,這裡到底是什麼地方?我怎麼會來到這裡?”林浩按捺不住心中的疑問。
村長微微一笑,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看透人心:“桃源村,不過是一處避世的角落罷了。能來此地的,皆是心有執念、身處困頓之人。小友在彼世,是否感到身心俱疲,渴望解脫?”
林浩渾身一震,想起那劑加量的草藥和昏睡前的強烈願望,難道……
“不必驚慌,”村長仿佛洞悉了他的想法,“緣法至此,順應即可。桃源村內,無饑饉之憂,無貴賤之彆,無彩禮之累,無名利之爭。你若願意,便可留下;若想回去,日落時分至村口那株桃花樹下,靜心觀想你來時之景,自能歸去。”
天下真有這等好事?林浩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村長見他神色變幻,不由哈哈大笑:“信與不信,皆由你心。既來之,何不四處走走看看?”說完,他朝院裡喊了一聲:“阿明!”
一個約莫十一二歲、虎頭虎腦的男孩應聲跑來,好奇地打量著林浩。
“帶這位客人村裡轉轉。”村長吩咐道。
“好嘞!跟我來!”名叫阿明的男孩活潑地應道,熱情地拉著林浩就走。
在阿明的引導下,林浩心中的驚訝一波接著一波。這個看似古老的村落,竟有著遠超他想象的設施:清澈的山泉水通過巧妙架設的竹管引入家家戶戶;有乾淨整潔的公共浴室和廁所;有一間設備齊全的醫務室;甚至還有一座藏書頗豐的書屋,裡麵不僅有線裝古籍,竟還有一些現代學科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