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時三刻,金海一行抵達清河縣。還未進城,便見城門外車馬絡繹不絕,比陽穀縣還要熱鬨幾分。守城兵士查驗路引時,聽聞是“金狀元“的東家,竟也客氣地放行了。
“這清河縣果然名不虛傳。“金海對來迎接的夥計說道,“這比陽穀縣還要繁華。“
夥計笑道:“掌櫃的有所不知,清河縣地處要衝,南來北往的客商都要在此歇腳,所以客棧酒樓生意格外紅火。“
轉過一個街角,遠遠便看見“金狀元“的招牌。這處分店規模果然不凡,三層樓閣氣派非常,門前還掛著兩串大紅燈籠。最妙的是,酒樓後身還連著一座兩進的大院,正是客棧所在。
“前店後棧,好格局!“金海不禁讚歎。
店老板姓周,單名一個“福“字。這人四十上下年紀,生得圓臉大耳,一雙小眼睛總是笑眯眯的,一看就是個精明的生意人。聽聞金海到了,周福一路小跑著迎出來,老遠就拱手作揖:
“哎喲!武大掌櫃!可把您給盼來了!“
待到近前,周福突然愣住了,上下打量著金海:“這......武大掌櫃,您這氣色......可比上次見麵時精神多了!“
金海心知他是驚訝於自己身高的變化,隻是微微一笑:“周老板客氣了。看你這店麵,生意很是不錯啊。“
周福這才回過神來,連忙將金海往店裡讓:“全托武大掌櫃的福!自打加盟了"金狀元",這生意是一天比一天紅火!“
走進店內,但見大堂寬敞明亮,足足擺了三十多張桌子。此刻雖然還未到飯點,卻已經坐滿了七成客人。最惹眼的是正中搭起的擂台,比總店的還要大上一圈,四周已經圍了不少看熱鬨的人。
“今日是酒神選拔賽第一天,“周福搓著手,滿臉堆笑,“從卯時起就有人來排隊了。武大掌櫃您這主意真是絕了!“
金海在店內轉了一圈,暗暗點頭。這周福確實是個會做生意的,店內陳設雅致,夥計們也訓練有素。更難得的是,他將酒樓和客棧打通,客人在此用餐後,可以直接到後院住下,實在是方便。
“周老板,你這前店後棧的格局,倒是給了我不少啟發。“金海若有所思,“總店那邊,也該考慮擴大規模了。“
周福一聽,更是來了精神:“武大掌櫃若是要擴建,小弟倒是認識幾個工匠,手藝都是一等一的!“
吉時已到,擂鼓開賽。周福親自上台主持,說得唾沫橫飛:
“諸位客官!今日"金狀元"清河分店舉辦酒神選拔賽,規則與總店一般無二!半個時辰內喝滿二斤五糧液者,贈酒一壇;喝滿三斤者,贈酒一壇另賞白銀一兩,更能參加月賽,爭奪百兩賞銀!“
台下頓時一片沸騰。雖然人數不及陽穀總店,但熱鬨程度卻不遑多讓。
金海在二樓雅間觀賽,看著樓下人頭攢動,烏泱泱的一大片,忽然目光一凝——他們倆也來了?!
原來他是發現了上次挑戰大胃王吃餡餅的爺孫倆,孫子吃八十八個,而爺爺更是吃了一百個。當時金海就認定兩個人非普人可比,沒想到,在清河縣又遇上了。
依然是那個瘦骨嶙峋的老者,依然是那個壯碩如牛的少年。隻是今日他們都換了裝束,老者穿著一件半舊的灰色長衫,少年則是一身普通的粗布短打,混在人群中並不顯眼。
“他們倆居然在這裡,而且又來參賽?“金海心中暗忖。
爺孫倆被分在同一組登台。與其他挑戰者的豪飲不同,他們喝酒的速度很慢,每一口都要細細品味。那少年雖然體型魁梧,卻表現得十分克製,每次隻喝一小口。老者更是慢條斯理,時不時還要停下來歇息。
但金海看得分明,這爺孫倆喝酒的節奏始終不亂,呼吸平穩,麵色如常。尤其是那老者,看似吃力,實則遊刃有餘。
果然,當時辰將至時,爺孫倆麵前的酒壇都見了底。少年喝了三斤二兩,老者正好三斤。
周福在台上高聲宣布:“恭喜這兩位好漢獲得月賽資格!“
台下掌聲雷動,眾人都被這爺孫倆的酒量折服。隻有金海看出,這二人分明是故意控製著酒量,既獲得了資格,又不至於太過引人注目。
金海親自下樓,將賞銀和贈酒交到爺孫倆手中。
“二位好酒量。“金海意味深長地說,“月賽時,還請務必到場。“
老者接過賞銀,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武掌櫃的酒,確實特彆,非同尋常啊,就不像這個世間的酒。就像…就像另外一個世間的酒!…“
金海嚇的一激靈,“靠,難道是被發現了?”。急忙笑著掩飾道,“我也是偶然從一位老者那裡得到些傳授,不足掛齒,不足掛齒!”
那少年則是憨厚地笑著,將贈酒小心翼翼地抱在懷裡,像是捧著什麼寶貝。
金海壓低聲音:“不知二位高姓大名?“
老者微微一笑:“山野之人,名號不足掛齒。武掌櫃喚我老孫頭便是,這是我家孫兒鐵牛。“
金海心知這必是化名,也不點破,隻是笑道:“孫老,鐵牛兄弟,月賽時武某在陽穀縣恭候大駕。“
爺孫倆告辭離去,金海望著他們的背影,心中越發好奇。這二人來曆不凡,酒量深不可測,卻偏偏對他的五糧液如此感興趣,不知是福是禍……
送走爺孫倆,金海在周福的陪同下巡視客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