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五、接下來第一步過濾培養液。】
陳勇:“這裡更無語。第一步過濾用棉花——您當青黴菌是楊絮呢?還有後麵的加點酸,再加點堿性水,這要不要再加點山西老陳醋調調味?這是製藥呢還是在調酒啊。現代工藝要用醋酸丁酯在ph2.5萃取,萃取要控溫±1c、ph波動±0.2。石蕊試紙可是沒法準確測出ph值哦,這加酸加堿的操作,是打算用舌頭嘗一嘗嗎”。
“拿著炒菜油當萃取劑,這分子極性認知堪比麻醬拌西瓜!等三層分清,患者墳頭草都三丈高了。1928年青黴素被發現,一直到1941年才實現臨床試驗,1943年量產,而1943年默克公司的原始工藝,人家超速離心機每分鐘轉,你土法製作拿棉布把燒烤碳過濾;現代用冷凍乾燥機零下50c控溫,你土法靠地窖存冰。你覺得土法可能提取嗎”。
天幕下,人們聽著陳勇越說越激動,雖然很多東西他們聽不太懂,但至少明白,這個方法真的沒有一絲可行性,全程靠著“加一點xxx,然後再加一點xxx”就糊弄過去了。
禦膳房裡,正在煮粥的廚子嗬嗬一笑:“到時候過濾出來的東西,怕是比八寶粥裡頭的料還豐富哦”。
“確實,還真是一鍋粥”。
【最後,是檢驗藥效。】
陳勇:“之前說了那麼多,可能有些人還覺得,克服克服也能提取成功,那麼,我在說最後一條,你知道為什麼1928年青黴素被發現,而一直到1941年才實現進行臨床試驗嗎,這中間十來年在乾嘛呢,想過沒?”
“1928年,微生物學家亞曆山大·弗萊明在倫敦聖瑪麗醫院實驗室偶然發現青黴素。他觀察到青黴菌分泌的代謝物能抑製葡萄球菌的生長,並將其命名為“青黴素”。然而,弗萊明未能成功提取到青黴素,這位學識淵博,擁有實驗室的專業的微生物學者並沒有成功提取出青黴素”。
陳勇賣了個關子,而這卻急的人們抓耳撓腮的,為啥啊,居然連最初的發現者都沒能提取成功嗎。
等了一小會,陳勇慢慢的說著:“因為,青黴素溶液在常溫25°c環境下,極!易!水!解!”
“傻眼了吧,幻想破滅了吧,青黴素溶液在25度的室溫下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間就會水解,失去藥效,溫度高一些的話水解速度更快”。
天幕下。
原本打算試驗的人們這次明白剛剛陳勇那意味深長的笑容是什麼意思了,赤裸裸的嘲諷啊,尤其是那句“極易水解”,猶如一擊擊重錘打在了他們心上。
“這是不是意味著,連藥效都沒法測試,畢竟青黴素滴下不可能像往油水裡滴皂莢水那樣一滴就散開,等看到效果了,青黴素容易早失效了”。
“確實,常規提取根本就成不了,黴菌從培養皿中拿出並加水過濾的那一刻,其中蘊含的青黴素就逐漸開始失效了”。
“那後世是怎麼提取的?”
陳勇自然知道他們在好奇什麼,解釋道:“青黴素的β內酰胺環極易水解,而且酸性或堿性條件會加速水解。在弗萊明這個發現者提取青黴素失敗後若乾年後,弗洛裡團隊改善了技術”。
“從培養液處理到萃取、濃縮,均在低溫410°c)下進行,這顯著降低水解速率,而且全程快速處理,每一步驟均追求高效,以求減少青黴素在液態中的停留時間。例如使用高速離心機快速分離菌絲體和培養液。溶劑萃取後立即進行濃縮,避免長時間浸泡”。
“培養液處理時期,因為青黴素在中性ph6.5–7.0)時最穩定。團隊通過緩衝溶液調節ph,例如在培養液中添加磷酸鹽緩衝液,減少酸堿波動”。
“然後就是提取的初步濃縮,通過真空蒸發或冷凍乾燥去除大部分水分。溶劑萃取則利用青黴素在乙醚水中的分配差異,轉移至有機相。再然後是反萃取,用中性緩衝液將青黴素從有機相反萃取回水相,進一步純化。弗洛裡團隊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水解損耗,最終成功提取出活性青黴素”。
“最後,就是最最關鍵的,讓青黴素能離開實驗室的關鍵技術凍乾技術,凍乾技術就是將高純度青黴素溶液快速冷凍並真空乾燥,形成穩定粉末。這一步驟目的是消除水解反應的介質以及低溫保護,升華過程避免高溫破壞”。
“現代醫院的青黴素,就是青黴素粉末。使用時都是臨時配置的,然後在3060分鐘內打完。平時在科室裡,如果患者打針時恰好醫生讓他去做個檢查,護士可能會等他回來再打針,而打青黴素時,就是先打針,不然萬一患者做檢查拖的久了,藥效就沒了”。
“而且哪怕是青黴素粉末,也要低溫乾燥環境保存。二戰時期,1944年,諾曼底登陸,盟軍醫療隊報告顯示,部分青黴素在運輸途中因船艙高溫導致失效。在美軍甚至有冰凍運輸船來運輸青黴素,沒點工業實力,青黴素送給你你都用不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以說,基本上的穿越者創作者)都忽視了,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青黴素會水解這個問題,甚至還經常出現這種劇情:上次的青黴素還沒用完,我再給你拿點.....”。
陳勇繼續說道:“所以我們在回過頭來看,你們會發現,從黴菌加水過濾的那一刻青黴素就一直在水解,以土法製造的效率,最後得到的不能說一定是,隻能說絕對是一瓶廢液,連抑菌圈這個效果都看不到”。
天幕下,聽著陳勇的解釋,眾人是徹底死心了。
“更可怕的是,他可能提取了一瓶展青黴素,哪怕不是,如此粗糙的提存最後得到的也是一瓶毒藥吧,全是有毒的東西”。
“前置條件太多了,多到難以企及,胡亂弄隻會得到一碗‘毒湯’。這還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因為他自個就是虎啊”。
天幕下人們議論著土法技術,突然聽到天幕上又說了兩句,“最後我再解釋一下,為什麼青黴素在二戰時期被稱為神藥”,陳勇說道:“因為我們皮膚衣物上的最常見的鏈球菌和葡萄球菌就是革蘭陽性菌,所以受了外傷後主要就是陽性菌感染,而青黴素是特效藥”。
“結果這種‘神藥’被一些‘穿越者’誤以為是包治百病的神藥”。
天幕下。
“不僅不是包治百病的藥,還是窄譜抗生素,又容易產生過敏反應,這受眾也是相對小了”,孫思邈搖搖頭,“這藥確實厲害,令人眼饞的很,但極易水解問這個題,可能就是一道跨不過去的坎”。
這是有人打趣道,“沒事,穿越者會信心滿滿的說,用了這瓶藥,你將會得到健康”。
“那,代價呢”。
喜歡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請大家收藏:()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