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神域的“黃金增殖”攻擊如同撞上一堵無形堤壩,非但未能衝垮東方經濟秩序,反彈的浪潮反而讓自身資源儲備又消瘦了幾分。萬神殿內的氣氛從壓抑的焦灼轉向帶著驚疑的挫敗。
“他們的經濟體係韌性超乎預估。”赫爾墨斯在神殿中踱步,往日靈動的身影此刻顯得凝重,“實體物資與金融杠杆都難以撼動其根本。”
雅典娜指尖輕敲扶手,眼中智慧的光芒銳利如鷹:“任何體係都有其承重節點。東方展現的是強大的宏觀掌控力與實體根基。那麼,我們或許該轉向介於虛實之間的領域——商業信用體係。這是連接生產與消費、信任與交易的紐帶,一旦動搖,其連鎖反應足以癱瘓任何複雜經濟網絡。”
宙斯王座上的雷霆微微躁動,顯示出他的關注:“信用?你是說,破壞他們交易活動賴以運行的信任基礎?”
“正是。”雅典娜點頭,“當契約失去神聖性,當承諾變成空文,當買賣雙方陷入彼此猜疑,再豐富的物資也無法順暢流通,再穩固的金融架構也將失去意義。這需要更精密的權柄操控——赫爾墨斯,你的‘契約’與‘商業’神職;赫菲斯托斯,你對‘工匠精神’與‘品質保證’的掌控;還有狄俄尼索斯,你那能誘發‘非理性’與‘盲從’的力量……我們需要編織一張侵蝕信任的網。”
理事會總部,“周天星鬥推演係統”的警報再次響起,音調卻與之前不同,更加尖銳,指向性更強。
“檢測到高維概念汙染,目標非實體,也非單純金融,而是……社會運行軟件。”林璿快速解讀著屏幕上流動的、代表“信任”、“契約”、“商譽”等抽象概念的規則線條,此刻這些線條正被一股混合著“欺詐”、“背信”、“投機”與“恐慌”的異種神力纏繞、侵蝕。“他們在攻擊商業活動的基石——信用環境。”
陳遠立刻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不是要讓我們缺衣少食,而是要讓我們即使有衣有食,也無法安心交易,順暢流通?”
幾乎在同一時間,各種異常報告從不同層麵湧現:
華東地區,一家聲譽卓著的精密儀器製造商,其核心客戶突然接到匿名“預警”,稱其產品質量穩定性“存在未公開的隱患”,導致數筆關鍵訂單被暫停審查,儘管所有質檢報告均完美無缺。
華南某個大型跨境電商平台,數個頂級賣家店鋪一夜之間湧入大量基於完全虛構理由的退貨和差評,算法推薦的公正性受到人為乾擾,精心維護的信用評分斷崖式下跌。
華北最大的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連續出現多起交易方在合同簽署最後一刻無理由違約,並伴有精心設計的法律漏洞利用,擾亂了整個供應鏈的預期和節奏。
更微妙的是,一種無形的“猜疑”情緒開始在部分商業圈層蔓延,合作夥伴之間過去基於長期合作建立的默契與信任,開始被不必要的、過度的合規審查所取代,交易成本無形中大幅提升。
這是一種針對“信心”和“規則”的精準打擊,意圖製造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當所有人都開始懷疑交易的安全性時,交易本身就會趨於停滯。
李靖凝視著推演圖景中那些代表信任連接的線條變得黯淡和紊亂,沉聲道:“攻心為上,毀其根基。此策,確實比之前更為陰險。”
就在他話音落下之際,三道蘊含著迥異卻同樣深厚“理”的英靈顯化而出。
居中者,身著宋代官袍,麵容剛毅,額間月牙印記散發清輝,手持一方“明鏡高懸”玉印,乃是千古流傳的公正化身——包拯。其周身環繞著“法理”、“公正”、“鐵麵無私”的法則氣息。
左側一位,衣著古樸,甚至帶著風塵之色,卻目光睿智,手中並非書卷,而是一枚古老的貝幣虛影在指尖流轉,象征著商業的起源與流通的本質。他是商業始祖,開創交易先河的王亥。其意念中蘊含著“誠信”、“互利”、“流通不息”的古老商道。
右側一位,則身著明代禦史官服,身形清瘦卻脊梁筆直,手持一本《治平疏》,字跡如刀,乃是秉性剛直、執法如山的海瑞。他代表著“律法”、“規製”與“風骨”,是秩序與規則的堅定維護者。
三位英靈雖保持著古風儀態,但其意念與理事會龐大的數據庫及“心網”瞬間接駁,對現代全球經濟體係、信用評級模型、法律金融框架的理解,絲毫不遜於任何現代專家。
包拯的玉印率先綻放清光,“公正廉明,執法如山”的法則如同無形的淨化和風,通過“心網”融入司法、仲裁及商業監管體係。頓時,各地處理商業糾紛的效率顯著提升,惡意訴訟在立案階段就受到更嚴格審查,證據規則在無形中得到強化,偏向誠信一方的“天理”開始壓製狡詐的“人情”。
王亥指尖的貝幣虛影輕輕一震,“誠招天下客,信納萬裡財”的商道精髓化作無數細微的規則調整,滲透進各類交易平台、企業征信係統和商業合作網絡。那些始終堅持誠信經營、品質至上的企業,莫名發現自己的商業機會有所增加,客戶黏性增強;而那些慣於投機取巧、甚至參與散布不實信息擾亂市場的機構,則開始感受到潛在的合作夥伴變得猶豫,融資渠道悄然收緊。市場本身,在一種更高層麵的“道”的影響下,開始產生某種“優勝劣汰”的傾向。
海瑞手中的《治平疏》無風自動,“重典治亂,綱紀護航”的法則力量開始加固商事法律的邊界與執行力度。商業活動中的灰色地帶被壓縮,利用法律漏洞進行惡意違約的成本顯著提高,同時,對合法經營者權益的保護屏障更加堅實。
但這套防禦體係並不僅限於被動應對。
“須溯源窮流,斬斷黑手。”包拯的虛影目光如電,他的“公正”法則兼具追溯之能,開始沿著那些被汙染的信用鏈條逆向追蹤。很快,數個隱藏在維度夾縫、通過扭曲信息與放大個案來係統性破壞東方商業信譽的“節點”被準確定位。這些節點並非物理存在,而是某種概念性的“惡意信息放大源”。
“既知病灶,便可疏導轉化,變害為利。”王亥接言。他的商道之力開始精妙運作,如同最高明的金融操盤手,將被惡意引導的商業關注度和部分因此而閒置的資本流量,巧妙地引向了那些處於成長期、具備核心技術但缺乏關注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及鄉村振興相關產業。敵人的破壞力,竟在無形中被轉化為推動內部產業升級的部分動力。
海瑞則引動律法之力,強化了信用修複與正名機製。那些被誣陷的企業,在符合事實的基礎上,能夠通過更快捷的通道澄清真相,恢複聲譽,並對惡意誹謗者追索應有的法律代價。
三股力量,一者定鼎公正,一者引導流通,一者加固規則,交織成一張守護商業信用的無形天網,穩住了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