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軍中。”
他目光灼灼,“舊將凋零,豈不正是啟用新將的絕佳時機?”
“為何非要倚仗那些根基深厚,難以駕馭的老勳貴?”
“從底層軍戶、邊關戍卒、甚至是此次北征有功的低階將領中,大膽提拔!”
“他們出身微末,無顯赫家世倚仗,更無盤根錯節的關係網。”
“所能依靠的,唯有陛下的賞識和手中的戰功!!”
“殿下試想,若你予一介小兵以參將之職,賜一戍邊校尉以侯爵之賞,他們會對誰感恩戴德?”
“會對誰誓死效忠?”
“那便是‘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赤膽忠心!”
“這樣的軍隊,這樣的將領,才真正如臂指使,唯皇命是從!!!”
朱標聽得眼中異彩連連,呼吸都微微急促起來。
這打破常規,唯才是舉的魄力,讓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開闊!
“至於其二,國本所在!”
葉凡的聲音陡然變得更加凝重,他站起身,仿佛要指點江山。
“便是——遷都!”
“遷都?”
朱標又是一愣,“遷往何處?為何要遷?”
“遷往北平!”
葉凡斬釘截鐵,“殿下可知,陛下為何定都於此?”
“隻因這裡是陛下起家之根,淮西子弟多在江淮!”
“定都於此,固然安穩,卻也讓你束手束腳!”
“勳貴、官僚、故舊……所有的關係網都纏繞在這裡!”
“遷都,便是快刀斬亂麻!”
“將朝廷中樞連根拔起,遷往北平!”
“願意跟著去的官員,自然要重新安排,其原有勢力大打折扣。”
“不願意去的,或是戀棧故土的淮西老臣,正好借此機會,留他們在南京榮養,實則架空其權!”
“此乃釜底抽薪,不動聲色便可完成朝堂換血!”
不等朱標消化這驚人的提議,葉凡繼續慷慨陳詞,列舉遷都北平的莫大好處!
“北平,地處北疆咽喉,背靠燕山,麵俯中原!”
“遷都於此,其一,可天子坐鎮,直麵北元殘餘之患,極大鼓舞邊軍士氣,震懾塞外蠻夷!”
“其二,可帶動北方經濟,平衡南北發展,避免江南賦稅重地尾大不掉!”
“其三,遠離江南奢靡之地,可使朝廷保持艱苦奮進之風!”
最後,葉凡的聲音陡然拔高,如同金石交擊,擲地有聲!
“更可向天下昭示我大明之錚錚鐵骨——”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十個字。
如同九天驚雷。
帶著無與倫比的決絕氣魄和擔當,轟然炸響在狹小的牢房之中!!
朱標隻覺得一股熱血猛地衝上頭頂!
渾身汗毛倒豎,激動得難以自已!
他猛地站起身,胸膛劇烈起伏,眼中閃爍著激動和震撼的光芒!
這一刻,什麼帝王心術,什麼權力平衡,都被這磅礴的氣勢所淹沒!
隻剩下一個帝國儲君對強盛國運,鐵血江山的無限向往!
而詔獄通道外。
朱元璋同樣如遭雷擊,僵立在原地!
那十個字,每一個字都像重錘,狠狠砸在他的心坎上!
砸得他氣血翻湧,頭皮發麻!
天子守國門!
君王死社稷!
這是何等的豪情!
何等的魄力!
何等的擔當!
這簡直將他心中那份隱藏最深,從不輕易示人的屬於開國君王的驕傲鐵血,和對江山永固的極致渴望,徹底點燃了!
他仿佛已經看到。
帝國的中心北移,鋼鐵般的意誌籠罩邊關。
大明龍旗在燕山腳下獵獵作響,睥睨塞外!
這才是他朱元璋想要的江山!
這才是配得上他畢生心血的大明!
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和共鳴讓朱元璋的身體微微顫抖。
他死死攥緊拳頭,指甲幾乎嵌進掌心。
良久,他才從牙縫裡,極輕卻極重地擠出幾個字,帶著無比的堅定和狂熱:“大明皇帝……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