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壓低聲音,帶著一種“真相大白”的語氣說道。
“咱已經查清楚了!”
“都是老四府裡那個叫姚廣孝的妖僧!”
“是他心懷不軌,妖言惑眾,蒙騙了老四!”
“說什麼紫微星暗,東宮有厄,攛掇著老四不顧一切回京!”
“老四這孩子,你是知道的,重情義,他是真擔心他大哥的病,這才一時糊塗,著了那妖僧的道!”
“他本質上,是念著兄弟親情啊!”
他將葉凡那套避重就輕的說辭搬了出來,瞬間將朱棣從一個“潛在謀逆者”變成了一個被小人蒙蔽的孝悌兄弟。
馬皇後聽完,將信將疑。
但看朱元璋說得如此肯定,心中的怒火和擔憂倒是消解了大半。
如果真是被妖僧蒙騙,那老四確實情有可原。
陛下的重罰雖然依舊讓她心疼,但也算是維護法度不得不為。
她歎了口氣,神色複雜地看了朱元璋一眼,緩緩站起身。
“重八,我知道你是皇帝,有皇帝的難處,要維護法度,要平衡朝局。”
“但是……”
她語氣沉重,帶著一絲懇求。
“我希望你也能時刻記得,你不單單是一個皇帝,你更是一個父親!”
“你的兒子們,都要叫你一聲爹!”
說完,她不再多言,深深地看了朱元璋一眼,轉身離開了禦書房。
朱元璋站在原地,望著馬皇後離去的背影,臉上的表情漸漸收斂。
最終,化為一片深沉的平靜。
隻是那眼神深處,掠過一絲冰冷的殺意。
他沉默片刻,對著空無一人的大殿沉聲道。
“二虎。”
毛驤如同鬼魅般再次出現。
朱元璋的聲音不帶一絲感情,帶著絕對的威嚴。
“在姚廣孝的罪證沒有徹底坐實,沒有公告天下之前,燕王受杖責的消息,給咱死死地捂住!”
“若有半句風聲走漏,無論是誰,格殺勿論!”
“臣,領旨!”
毛驤心頭一凜,躬身應道,迅速退下去布置。
……
翌日。
奉天殿內,文武百官肅立。
晨光透過高大的殿門,照亮了禦座上麵色沉靜的朱元璋。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司禮監太監悠長的唱喏聲在殿內回蕩。
新任中書省右丞相胡惟庸立刻手持玉笏,快步出班,躬身奏道。
“臣胡惟庸,啟奏陛下!”
“講。”
朱元璋目光落下,帶著審視。
“臣奉旨推行國債,賴陛下洪福,百官協力,萬民擁戴,目前發售事宜,進展頗為順利。”
胡惟庸聲音洪亮,帶著一絲難以抑製的得意。
“首批國債已成功發售,籌集銀兩共計十五萬兩!其中多為溢價出售!”
他頓了頓,刻意提高了音量,確保殿內每一個人都能聽清。
“如今,臣手中尚待發售之國債,計有一百萬兩。”
“依目前情勢預估,若全部發售完畢,最終籌集之銀兩,或可達……三百萬兩之巨!”
“三百萬兩?!”
此言一出,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巨石!
朝堂之上頓時響起一片壓抑不住的驚呼和竊竊私語!
許多大臣臉上都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
要知道,國庫歲入雖有定數,但開支浩繁,這三百萬兩白銀,無疑是一筆足以緩解諸多燃眉之急的巨款!
而且是通過“借錢”而非加稅的方式獲得,更是難得。
端坐於龍椅之上的朱元璋,臉上也露出了毫不掩飾的讚許之色,他撫掌輕笑,連連點頭。
“好!好!”
“惟庸啊,此事你辦得漂亮!”
“雷厲風行,成效卓著!”
“咱心甚慰!”
他說話的同時,眼角的餘光似有意似無意地掃過了站在文官隊列前排,臉色已然有些陰沉的楊憲。
朱元璋心中冷笑,他就是要借胡惟庸的成功,狠狠地刺激一下這把有時不太聽話的“快刀”。
讓他知道,能辦事,會辦事的人,咱這裡不缺!!
“胡愛卿為國理財,功在社稷。”
朱元璋笑容和煦,語氣卻帶著深意。
“當賞!”
他略一沉吟,竟對著身旁侍立的太監吩咐道:“去,將咱書房裡那個用了十幾年的木頭癢癢撓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