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華燈初上。
與朝堂之上的劍拔弩張不同。
此處的氣氛顯得溫和了許多,但也暗流湧動。
朱標坐在主位。
秦王、晉王、周王等皇子分坐兩側。
燕王朱棣因傷勢未愈,依舊被特許安置在一張鋪設軟墊的寬大座椅上。
宮人奉上香茗後便被屏退,殿內隻剩下朱家兄弟幾人。
朱標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浮沫,目光首先落在臉色依舊有些蒼白的朱棣身上。
語氣帶著兄長的關切與一絲不易察覺的告誡。
“四弟,經此一事,當深以為戒。”
“你我兄弟,身處高位,一言一行皆在世人矚目之下,更易被小人窺伺。”
“往後,切莫再輕易聽信方外之言,或是身邊之人的蠱惑,需得時時自省,明辨是非。”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位弟弟,聲音沉穩有力!
“這朝堂上下,無數雙眼睛都盯著咱們天家。”
“一步行差踏錯,不僅自身難保,更會累及皇室清譽,甚至動搖國本。”
“姚廣孝此例,便是前車之鑒!”
朱棣低垂著眼瞼,捧著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緊。
他心中如同明鏡一般,姚廣孝或許有些神神道道,但絕非那等包藏禍心,蓄意蒙騙之徒。
這一切,恐怕就是父皇和大哥為了平息風波,保全皇家顏麵而不得不推出的“替罪羊”。
這個結果,對姚廣孝而言是滅頂之災!
但對他朱棣,對皇家,確實是眼下所能得到的最好結局。
他咽下喉間的苦澀,低聲應道:“大哥教誨的是,臣弟……記下了。”
其他皇子如秦王、晉王等人,也紛紛點頭,麵露凝重。
他們親眼見證了老四因“輕信”而付出的代價,也感受到了朝堂之上那無形的壓力。
此刻聽大哥提起,更是心有戚戚。
“謹記大哥教誨。”
眾人齊聲應和。
見敲打的目的已經達到,朱標話鋒一轉,談起了今日朝堂上最引人矚目的另一件事。
他放下茶杯,神色變得鄭重而自信:“今日孤提出組建三大營,想必諸位弟弟心中亦有思量。”
他目光平靜地看向眾人,沒有咄咄逼人,卻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儀!
“新都乃萬年基業,國門之重,非強軍不足以鎮守。”
“神樞、神機、五軍三營,便是孤為大明打造的國之利器!”
“此舉,既是為了鞏固邊防,揚我國威,也是為了告訴天下臣民——”
朱標的聲音略微提高,帶著一種斬釘截鐵的決斷:“孤,有能力,也有決心,坐穩這儲君之位,守護好父皇打下的這片江山,帶領大明走向更強盛的未來!”
“這,是孤給百官,也是給天下人的定心丸。”
他這番話,說得坦蕩直接,沒有絲毫遮掩。
在座的皇子們都不是蠢人,瞬間就明白了這話語中更深層的含義。
這不僅僅是說給百官聽的,更是說給他們這些同樣姓朱,擁有藩國和兵權的兄弟聽的!
大哥這是在明確地告訴他們,他有能力掌控最強的軍隊,有底氣麵對任何挑戰!
所謂的“定心丸”,又何嘗不是一種無聲的警告?
是在變相地宣告!
那個位置,你們不要再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你們……沒有那個實力來爭!
秦王朱樉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
晉王朱棡眼神閃爍,周王等人也是神色各異。
一股複雜的情緒在兄弟間彌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