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立下鐵規!”
“所有派駐的禦史,不得接受商賈的任何宴請、饋贈,哪怕是一杯茶,一頓便飯!”
“不得與商賈及其家人、管事有任何工作之外的私人往來!”
“要保持距離,讓他們想拉攏都找不到門路!”
“這一點,必須反複強調,違者重處!”
“第二,輪換製!”
“不能讓一個禦史長期固定監察某一家商戶!”
“容易產生交情,也容易被腐蝕。”
“要定期輪換,比如……三個月,或者半年一換!”
“讓他們沒時間建立那種危險的‘默契’!”
“第三,交叉核查!”
“除了負責自家商戶的賬目,還可以不定期地組織禦史們互相交叉核查對方的賬目!”
“外人來看,更容易發現一些當事人可能忽略或者刻意掩蓋的問題!”
“第四,也就是最重要的,對監察者的監察!”
葉凡目光銳利起來,“你劉伯溫,以及都察院的高層,要每個月都對這些外派的禦史進行一次嚴格的考核和審查!”
“審查什麼?審查他們呈報的賬目核查結果是否合理!”
“審查他們在此期間有無異常消費,有無不明來源的財產!”
“甚至可以秘密派人,反向調查這些禦史在外麵的風評和動向!”
“看看他們有沒有被商賈拉下水!”
他越說思路越流暢,後世那些審計、紀檢的理念不自覺就帶了出來。
“還要建立舉報渠道,鼓勵商賈內部的夥計,或者其他知情人,秘密舉報禦史的不法行為,查實重獎!”
“總之,要把這些派出去的禦史,也置於嚴密的監督體係之下!”
“讓他們知道,他們盯著彆人,同樣也有人盯著他們!”
“伸手必被捉!”
葉凡滔滔不絕,一條接一條,邏輯嚴密,措施具體。
劉伯溫在一旁聽得是心潮澎湃,又頭暈目眩!
他隻覺得無數聞所未聞的監察理念和手段。
如同疾風暴雨般砸進他的腦海裡。
每一個字都覺得精妙,恨不得全都記下來。
可葉凡說得太快,他感覺自己那顆習慣了聖賢書節奏的腦袋,快要跟不上趟了!
他手忙腳亂地想找紙筆記錄。
卻發現來得匆忙什麼都沒帶。
隻能拚命地用腦子死記,嘴裡忍不住小聲帶著懇求地嘟囔著:
“先生……先生您慢些,慢些說……”
“伯溫……伯溫這腦子,快……快記不過來了……”
那樣子,哪還有半點禦史中丞的威嚴。
分明像個被先生考校功課,急得抓耳撓腮的老學生!
葉凡看著他這副模樣,終於停下了話頭,沒好氣地翻了白眼。
“就這麼多了!”
“核心就是管好賬,管好人,再把管人的人也管起來!”
“你自己回去慢慢消化吧!我要睡覺了!”
說完,也不管劉伯溫還在那裡拚命默記回味,直接起身,把他“請”出了書房。
劉伯溫一邊被推著往外走,一邊還兀自喃喃重複著:“獨立性……輪換……交叉核查……”
渾然不覺自己已被主人“掃地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