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樂把二伯和幫忙的幾個人一一送走,臨走的時候他又一人送了二斤豬肉。
這三百斤的豬肉,在分完之後還剩下不少。
從到家就一直忙到現在,就算王長樂體力充沛,現在也感覺有點累了。
他把牛車上剩餘的一點糧食搬進屋,露出下麵放著的幾批剛買的布。
王長樂把布拿出來,交給娘親,
柳氏又是一番責怪,批評他亂花錢。
“娘,剛好後天表妹結婚,咱後天帶上點,也讓她風風光光的嫁出去!”王長樂不想聽她繼續嘮叨,急忙岔開話題。
柳氏眼睛一亮,她剛剛還在愁到時候送點啥好,送點布過去正好。
到時候有這布當做嫁妝,文文到婆家後也能抬起胸膛。
在這裡,娘家越有實力,女人在婆家的地位越高,農村往往看陪嫁的嫁妝,嫁妝可都是新娘的財產,彆人可不能動。
王長樂可不打算就送這點東西,大舅對他家這麼照顧,這次趁這個機會多送點。
到時候再給表妹買兩條棉被,自己就這一個親表妹,可不能讓他在婆家受委屈。
“長樂,到時候咱拿哪一匹。”柳氏在布匹裡挑來挑去。
王長樂買的布有三匹顏色鮮豔一點的,那是買給姐姐和小花的。
這三匹布都很好看,柳氏看了半天也拿不定主意。
“這三匹都帶著,明天我和兩個姐姐進城,再去買點回來就是了。”
“這也太多了。”柳氏急忙搖頭。
“我們送禮簡單,到時候你姐出門,他們還禮的時候……”
柳氏的話說一半又停了下來,現在老大的事還沒解決,就算到時候劉家出了休書,老大這輩子也彆想嫁人。
一旁的大姐也是滿臉愁容,她現在已經21歲,和她一樣大的很多都生兩個娃了。
王長樂自然理解娘親和大姐的憂慮,可他卻不以為意。
以後他王家飛黃騰達後,有的是上門提親的人。
“娘,您就彆擔心了,以後咱家越來越好,何愁大姐嫁不出去?”
“這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男人還不是一抓一大把!”
王長樂話一出口,大家紛紛笑了起來,剛剛的不開心瞬間一掃而空。
“長樂,你這混小子在哪裡學得奇怪俚語,什麼亂七八糟的。”柳氏笑罵道。
“娘,這是我自己編的,沒聽過吧!”王長樂哈哈大笑。
“這布是您送給自己侄女的禮物,不上賬本就行了!”
柳氏點點頭,同意了王長樂的決定。
王長樂話題一轉接著說道:“娘,這兩天您是不是去乾活了?”
“剛剛聽小花說,您和大姐二姐在山上忙了一天,以後還是彆去了,這幾天就在家做幾件衣服,你看我這衣服都破了。”
“我在外麵掙錢就是想著你們在家裡能夠輕鬆點,要是還像以前那樣,那我掙錢還有什麼意思,乾脆回來種地得了!”
“好的,娘聽你的還不成。”柳氏看著自己的兒子,眼角滿是幸福的喜悅。
從長樂上次醒來到現在才幾天,家裡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都是兒子的功勞。
“對了長樂,你這牛車哪裡來的?”柳氏突然想到門口的牛車,這兩天長樂每次回來都是用的這輛牛車。
“娘這是我在城裡買的,天天要帶這麼多東西,不買個牛車不方便。”王長樂隨口說道。
他買牛車到現在也沒和家裡人說,大家都以為這是他在城裡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