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林海生的事,時念轉身去了後廚。
最近院裡人越來越多,後廚的吳嬸和兩個廚娘忙得腳不沾地。
既要研究新菜式、給全院人做三餐,還要準備晚上營業的小食。
偶爾還得管後勤雜事,她這個當老板的,總不能視而不見。
一進後廚,就聞到一股飯菜香。
吳嬸正顛著鍋,額頭上滿是汗,見到時念,臉上擠出個笑。
“念姐來了?是又有新菜式要試嗎?”
時念心裡默默無語,四十多歲的嬸子叫自己“念姐”,總覺得哪兒不對勁。
她笑著擺手:“吳嬸,彆叫我念姐了,叫我阿念就行,今日來是想跟你們說,最近辛苦你們了。”
她頓了頓,看著三人詫異的眼神,繼續道:
“從這個月起,你們的保底月銀漲到三兩,月底的分成也按最高比例算。”
“三兩?!”
吳嬸手裡的鍋鏟“當啷”一聲掉在鍋裡,另外兩個廚娘也停下了手裡的活,眼睛瞪得溜圓。
以前她們每月才一兩五的月銀,這一下翻了倍,怎麼能不激動?
“阿念,這、這……”
吳嬸有些語無倫次。
“都是你們應得的。”
時念笑道,“我還想問,你們這兒要不要添兩個人?我瞧著你們實在忙不過來。”
吳嬸原本還想著,拿了這麼多月銀,再忙也能扛,可聽到能添人,還是忍不住點頭。
“要是能添兩個人就好了,尤其是切菜、燒火的幫手,能省不少事。”
“那這事就這麼定了。”
時念拍板,“明日你跟阿福去牙行挑人,挑兩個手腳勤快、老實本分的。”
“放心,添了新人,你們的月銀也不會降。”
吳嬸心裡又是感動又是愧疚。
剛才還想著多拿銀子就彆麻煩,現在才覺得,時念是真把她們當自己人疼。
她拍著胸脯保證:“阿念你放心,我肯定挑最好的人回來!”
時念又叮囑了幾句,把林海生要住下、喬章林要來教識字的事跟吳嬸說了,讓她多準備兩間乾淨的屋子,這才轉身離開後廚。
回到大堂時,林海生已經收拾乾淨了。
換了身乾淨的青布長衫,臉上的灰也洗了,雖依舊眼瞎,卻透著股儒雅的氣質。
他沒歇著,正坐在椅子上,教姑娘們練聲開嗓。
聲音溫和卻帶著專業的嚴謹,比時念那點皮毛靠譜多了。
時念聽了一會兒,實在聽不懂那些氣沉丹田、咬字歸音的門道,索性回了自己房間,繼續寫她的企業融資規劃。
其實就是怡紅院的發展藍圖,不過是上輩子公司剛起步的時候做慣了融資報告,習慣性這麼叫。
沒過多久,敲門聲響起。
“進。”
時念頭也沒抬,手裡的筆還在紙上劃著。
阿福推開門,身後跟著好幾個人。
喬娘子走在最前麵,旁邊是個眉清目秀的年輕書生,想來就是她弟弟喬章林;
還有兩個穿著粗布長衫的漢子,手裡拎著布包,瞧著像是賬房先生的模樣。
“念姐,人都給您帶回來了!”
阿福笑著說,又指著三人介紹。
“這是喬章林,另外兩位是從牙行挑的賬房,一個叫張珂源,一個叫杜元介,都是以前在商鋪做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