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戰場不在生活裡的柴米油鹽,而在他們去不了的地方。
“吳嬸,用瀟水蓮子做的蓮蓉,會不會比普通蓮子更甜些?”
她之前在永州嘗過瀟水蓮子,比盛京的更軟糯,想著用來做月餅餡,或許能更受歡迎。
“那肯定啊!”
吳嬸笑著點頭,往麵裡撒了點糖。
“咱們上次從永州帶回來的蓮子,我都曬成了乾,泡軟了剝出來,熬成餡的時候加了點蜂蜜,甜得很,等會兒你嘗嘗。”
小石頭蹲在灶邊,幫著燒火,他的袖子捋得老高,臉也被火烤得通紅。
“念姐,咱們做這麼多月餅,是要給客人送嗎?”
他湊過來,偷偷捏了塊麵團,放在嘴裡嚼著。
吳嬸無奈的瞪了他一眼,卻也沒說重話。
小石頭和十六他們幾個一般大,在她眼裡還是孩子。
“先做一批試試水。”
時念把剝好的蓮子遞給吳嬸。
“過幾日就是中秋了,給來聽戲的客人每人送一塊,也讓大家嘗嘗咱們怡紅院的月餅。”
她頓了頓,又補充道:
“再做些不同的口味,五仁的、豆沙的,還有蓮蓉的,讓客人選,喜歡的話也可以買些帶回家。”
“至於賺到的銀子,咱們大家夥兒就一起好好過一個中秋如何?”
眾人聞言臉上露出笑容,都應下一聲鏗鏘有力的“好”。
淺醉和晚晴也來幫忙,淺醉負責把麵團分成小劑子,晚晴則用模具給月餅壓花。
模具是時念讓木匠做的,上麵刻著“怡紅院”和金桂的圖案,壓出來的月餅邊緣帶著花紋,好看得很。
“念姐,這模具真好看!”
晚晴舉起一個壓好的蓮蓉月餅,在陽光下晃了晃。
“我瞧了都喜歡的緊,客人見了也定會喜歡。”
時念笑著點頭,目光落在灶上蒸籠裡的月餅,水汽嫋嫋,把廚房的玻璃都熏得模糊。
她想起在永州過的那些日子,大家在晚香園的石榴樹下吃桂花糕。
如今回到盛京,快中秋了,更該讓院裡的人、來的客人都嘗嘗屬於他們的獨特味道。
“對了吳嬸,”
時念忽然想起什麼。
“做些小個的月餅,給城西清理廢墟的工匠們也送些,他們乾活辛苦,嘗嘗甜的。”
吳嬸連忙應下:“放心,我和老楊一會兒多揉些麵,保證每個人都能吃到。”
廚房的笑聲、麵粉的香、蒸籠的水汽,混在一起,像首溫暖的歌。
而花月樓的雅間裡,楚傾玄望著樓下漸漸散去的賓客,心裡的不安越來越重。
範媽媽在旁絮絮叨叨說著明日要加演一場,可他一句都沒聽進去。
他腦子裡全都是時念會怎麼做。
這幾日的平靜,就像暴風雨前的寧靜,讓他渾身不自在。
“走一步看一步吧。”
楚傾玄再次重複這句話,卻沒了之前的堅定。
他的指尖的折扇被攥得發皺。
“咱們先盯著怡紅院的動靜,中秋快到了,說不定那邊會搞什麼活動,到時候再做打算。”
範媽媽點點頭,她的臉上沒了之前的得意,隻能跟著楚傾玄往樓下走。
花月樓的燈籠依舊亮著,卻照不進兩人心裡的不安。
而怡紅院的廚房,月餅的香氣越飄越遠,漫過春螺巷的青石板。
像在宣告,這場無聲的較量,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