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房外,淺醉和晚晴正幫暖夏整理新做的大紅喜服。
衣料是祁昭寧送的浮光雲錦,在晨光裡泛著淡淡的珠光。
“你瞧這雲紋,在陽光下會變顏色呢!”
晚晴幫暖夏整理著,眼裡滿是羨慕。
“郡主說這是華南特有的料子,就是要讓你風風光光地成親。”
暖夏對著銅鏡輕輕轉了圈,臉上的喜悅怎麼都藏不住。
院裡的熱鬨漸漸濃了。
淺醉帶著戲班的姑娘們在戲台前排新戲。
唱的是時念新給的《昨夜風今宵月》,引得路過的商販、學子都駐足傾聽。
大東忙著給前來道賀的賓客遞喜糖,臉上滿是笑意。
“念姐!杜元介回來了,還帶著……”
十四從院外跑進來,聲音裡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
時念剛整理好各地分會傳來的書信,聞言立刻往門口走。
隻見杜元介身邊跟著永州書院的厲山長,還有剛從泉州趕來的劉興義。
劉興義的額角還有淺淺的疤痕,卻笑得格外燦爛。
杜元介將自己帶回來的賀禮取出來,笑著打開:
“念姐,泉州分會的學子們托我帶了首詩,叫《泉州平冤》,盼著泉州的案子能早點查清。”
“他們還帶了些青州特產,說是給阿福和暖夏賀喜的。”
厲山長也跟著遞過一份清單:
“永州的商戶們聽說,知道你們在查泉州舊案,特意捐了五十石糧食,已經派人運去泉州了,給那邊的百姓救急。”
劉興義打開手裡的布包,裡麵是一本厚厚的線裝冊子。
冊子的紙頁已經泛黃,邊緣有些磨損,上麵密密麻麻記著名字和地址。
“這是當年泉州旱災時的餓殍統計名單。”
“百姓們找了半個月,才從老賬簿、舊碑文中整理出來的。”
而上麵每個名字背後,都是一條枉死的性命。
時念接過名單,心裡沉甸甸的。
這本薄薄的冊子,裝著的是泉州百姓的血淚。
她剛要說話,就見祁醉帶著兩個小廝過來。
“時老板,恭喜阿福和暖夏。”
祁醉將禮盒遞過來:
“我娘說,祁家會全力支持查案。”
院裡漸漸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時念身上。
她走到戲台前,望著下麵的熟悉的麵容,朗聲開口:
“今日是阿福和暖夏的婚宴,本該隻說喜慶話,可我想跟大家說句心裡話。”
“咱們辦怡紅院,不隻是為了唱戲、賣書、賺銀子。”
“更是為了讓像暖夏阿福這樣的普通人,讓像泉州百姓這樣被壓迫的人,能活得有尊嚴,能有地方為自己討公道。”
她頓了頓,舉起手裡的名單,讓在場所有人都能看清:
“這上麵的每個名字,都是當年餓死的泉州百姓。”
“他們本不該死,卻因為於國公挪用賑災銀、鑿沉糧船,沒能熬過那個冬天。”
“咱們查泉州舊案,不是為了幫誰爭權奪利,是為了讓這些名字不白留,讓這些冤屈不白受,讓以後再也不會有這樣的餓殍名單。”
“說得好!”
厲山長第一個舉杯,聲音洪亮:
“永州書院的學子、商戶,都站在你們這邊!”
劉興義攥緊拳頭,聲音帶著哽咽:
“泉州百姓說了,隻要能查清真相,就算於國公再威脅,我們也不怕!”
祁醉舉起酒杯:
“祁家在華南的勢力,隨時能為查案出力。”
“於國公的走私線、海貿賬冊,我們幫你們盯!”
阿福拉著暖夏的手,走到眾人麵前,雖然有些緊張,聲音卻很堅定:
“我沒讀過多少書,不懂大道理,卻知道誰對我們好。”
“以後怡紅院要查案,我第一個上!護著暖夏,也護著所有幫咱們的人!”
暖夏望著阿福堅定的側臉,又看了看眼前一張張真誠的臉,眼裡滿是淚光,卻笑著舉起酒杯:
“我和阿福,謝謝大家今日能來。”
“以後不管遇到什麼事,我們都跟怡紅院、跟大家一起扛!”
時念看著眼前的場景,心裡暖得發燙。
她舉起酒杯,對著所有人再次打雞血:
“今日既是阿福和暖夏的成婚宴,也是咱們的盟誓宴。”
“往後無論地域、無論身份,隻要是為了公道,為了被壓迫的人,咱們就一起發聲,一起撐腰!”
“好!一起撐腰!”
眾人舉杯,酒杯碰撞的脆響混著笑聲。
漫過怡紅院的青瓦,與遠處鐘樓傳來的鐘聲纏在一起,在盛京的上空久久回蕩。
吳嬸端著剛蒸好的雙喜糕過來,分給每個人。
糕上的並蒂蓮在陽光下格外鮮亮,咬一口,甜香裡滿是希望的味道。
淺醉帶著姑娘們唱起《昨夜風今宵月》,溫柔的調子裹著堅定的信念,聽得人心裡發燙。
暮色降臨時,怡紅院的燈籠亮得通透。
暖夏和阿福站在婚房的小院裡,看著院裡的眾人還在熱鬨。
“以後咱們的家,就是大家的家。”
暖夏笑著點頭,靠在阿福肩上,望著簷角的紅綢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