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喬編修疏議科舉改良,怡紅院助力寒門備考_穿成老鴇:我爆改怡紅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穿成老鴇:我爆改怡紅院 > 第361章 喬編修疏議科舉改良,怡紅院助力寒門備考

第361章 喬編修疏議科舉改良,怡紅院助力寒門備考(2 / 2)

爭論聲此起彼伏,幾乎要掀翻殿頂。

南齊帝坐在龍椅上,目光掃過殿內,見不少新晉官員都暗中點頭,更有幾位老臣麵露讚許,便知此事已不可逆。

他放下疏稿,聲音沉得像墨,帶著帝王不容置疑的威嚴:

“朕意已決!”

“科舉改良先在盛京、永州兩地試點。”

盛京為帝都,寒門學子聚集;

永州為南齊書卷氣息最濃之地,且民生案例豐富,適合先行探索。

他看向階下的喬章林,語氣緩和了幾分:

“喬愛卿,此事便由你牽頭籌備,從考場選址到命題審核,務必做到公平公正,不可辜負朕與天下寒門的期待。”

喬章林躬身領旨時,青色官袍的袖口掃過地磚,竟比初見南齊帝時多了幾分底氣與堅定。

他知道,這道旨意不僅是對他個人的信任,更是南齊“寒門崛起”的第一道光,是無數寒門學子改變命運的希望。

消息傳回怡紅院時,時念正在書坊核對《藍星故事集》的重印清單。

阿福捧著剛收到的邸報,跑得氣喘籲籲。

“念姐!喬先生的科舉改良提案過了!”

“陛下下旨,先在盛京、永州試點寒門考場,策論還要加民生案例!”

時念手裡的賬冊差點滑落,她猛地抬頭望向戲台方向。

淺醉正帶著姑娘們排演新戲。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唱腔漫過來。

混著灶房飄來的桂花糕甜香,竟讓她想起喬章林剛到怡紅院時的模樣。

“讓人都來前廳!”

眾人齊聚,時念這才說出信中打算:

“我打算立刻編一本《科舉民生參考》,免費給盛京、永州試點考場的寒門學子送過去。”

“就用《藍星故事集》裡的民生故事,結合南齊的青州賑災、泉州海貿、蘇州糧案等實際案例,幫他們梳理策論思路!”

阿福立刻響應:

“我這就去喊夥計們抄錄!”

“當年喬夫子在院裡溫書時,我就盼著有這麼一天,寒門學子能少走點彎路,不用再因為沒門路、沒參考,白白浪費才華!”

淺醉附和:

“我來整理戲文裡的民生片段!”

比如《漁家女》裡漁家反抗鹽商壓迫的情節,正好對應青州貪腐案;

《織錦記》裡織女改良織機、幫鄉鄰脫貧的故事,也能引為務實興邦的論據,給學子們做策論案例!

晚晴輕聲提議:

“我之前跟著念姐學認字時,您教過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典故。”

“不如把這些藍星故事中的古訓整理出來。”

“配上周庭安先生批注的南齊民生案例,再加上喬先生之前寫的《民生劄記》。”

“這樣學子們用起來更方便,既能記典故,又能懂實務。”

接下來的三日,怡紅院像被裹進了一團暖融融的忙亂裡。

夥計們在書坊裡伏案抄錄案例,筆尖劃過紙頁的沙沙聲此起彼伏;

姑娘們在戲台後校對文字,遇到不懂的民生術語,就跑去問學子們;

吳嬸則每天蒸兩籠芝麻餅、熬一鍋紅棗粥,誰累了就塞一塊餅、遞一碗粥。

時念親自把關每一篇內容:

將“孟薑女哭長城”對應“南齊徭役過重,當輕徭薄賦”;

將“牛郎織女”對應“民間婚戀平等,反對世家聯姻壟斷”;

甚至把喬章林在永州書坊的見聞寫進去,字裡行間滿是溫度:

【永州農戶收割時說一粒米一滴汗,此句雖淺,卻比任何經義都更懂粒粒皆辛苦的民生真諦。

策論寫民生,貴在真誠,貴在共情。】

編好的《科舉民生參考》是小巧的線裝本。

封麵用耐磨的青布縫著,上麵繡著“怡紅院贈·寒門共勉”八個小字,樸素卻暖心。

阿福和十四趕著兩輛馬車,把書往盛京的各個書院送。

每到一處,都圍滿了聞訊趕來的學子。


最新小说: 我宗門弟子都在種梗 潮濕咬痕 退!假千金的道侶們賴上真千金了 我在迪迦世界造EVA 玩弄陰濕年下後,嬌美人無處可逃 我修改的簡曆都成真了 一宵半夏:司教授的心尖孕事 絕對權力 柯學世界中的忍者 直播反串:我一笑傾城,掰彎全網